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成像评估兔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小肠肠壁损伤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MRI T2-mapping定量成像对监测和评估兔小肠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肠壁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将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实验组行外科手术结扎第2~5支肠系膜动脉弧形血管网以及相应肠管两端供血血管,随后分别于6个时间点(1h、2h、3h、4h、5h、6 h)进行MR T2-mapping成像,每个时间点3只.扫描完成后分别对3只兔施行安乐死,取出肠系膜动脉弧形血管网第3分支所供应的肠管病理标本,评估小肠肠壁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理特征变化.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开腹不做结扎处理.各个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定量数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各时间点T2值的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高斯拟合模型对T2值与缺血时间点进行拟合,显示小肠缺血肠壁的演变规律,并用病理组织学进行相关验证.T2值与缺血时间点间的拟合方程为f(x)=145×exp{-[(x-3.475)/4.297]2},拟合系数R2=0.79.结果 实验组6个时间点的T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T23h与T21h、T22h、T25h、T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进展,T2值先升高后降低,前3 h病理表现以水肿炎细胞浸润为主,影像上缺血近3 h时的T23h值达到峰值(151.50±2.90)ms;缺血4 h时肠壁损伤到达肌层,此时出血面积大大增加,T24h值降为(142.50±4.30)ms,此后T2值持续降低.结论 MRI T2-mapping定量成像有助于定量评估AMI小肠肠壁损伤,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文献关键词:
T2-mapping;定量技术;磁共振成像;急性肠系膜缺血;新西兰兔模型;小肠肠壁损伤
作者姓名:
陈梦莎;祖涵瑜;钟晓飞;李敏敏;曹璋;韩慧婷;曹赫;姜兴岳
作者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滨州 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滨州 2566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梦莎;祖涵瑜;钟晓飞;李敏敏;曹璋;韩慧婷;曹赫;姜兴岳-.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成像评估兔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小肠肠壁损伤的实验研究)[J].磁共振成像,2022(09):69-74,80
A类: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小肠肠壁损伤,T23h,T21h,T22h,T25h,T26h,T24h,新西兰兔模型
B类:
mapping,定量成像,acute,mesenteric,ischemia,AM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白兔,外科手术,手术结扎,肠系膜动脉,弧形,血管网,肠管,供血,安乐死,病理标本,病理特征,特征变化,假手,开腹,单因素方差分析,高斯拟合,拟合模型,缺血时间,血肠,演变规律,病理组织学,拟合方程,exp,病理表现,炎细胞浸润,ms,伤到,肌层,出血面积,大大增加,降为,定量评估,早期发现,临床应用前景,定量技术,磁共振成像,急性肠系膜缺血
AB值:
0.2436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