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双态"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研究隔山消提取物肠吸收特性差异
文献摘要:
该文旨在考察隔山消提取物中6个成分(丁香酸、东莨菪内酯、白首乌二苯酮、告达亭、青阳参苷元和去酰基萝藦苷元)的肠吸收特性.采用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研究"双态"即正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状态下,隔山消提取物中丁香酸等成分在不同肠段、不同药物浓度及胆汁影响下的肠吸收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白首乌二苯酮的吸收显著降低(P<0.01),丁香酸等成分的吸收不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提示白首乌二苯酮可能为主动吸收过程,其他成分可能并非单纯的一种吸收方式;正常与FD模型状态下各成分的主要吸收部位不同,FD模型状态下的累积吸收转化率总体上低于正常状态下的累积吸收转化率;除东莨菪内酯外,胆汁对"双态"下的青阳参苷元等成分的吸收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可见小肠对药物的吸收具有选择性,FD病理状态和胆汁对主要成分的吸收均有影响,这为隔山消创新药物研制及药材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隔山消;"双态";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肠吸收;差异
作者姓名:
孙佳;刘利琴;勾健;陈思颖;巩仔鹏;刘亭;李勇军;陆苑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佳;刘利琴;勾健;陈思颖;巩仔鹏;刘亭;李勇军;陆苑-.基于"双态"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研究隔山消提取物肠吸收特性差异)[J].中国中药杂志,2022(23):6340-6347
A类:
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隔山消提取物
B类:
双态,肠吸收特性,丁香酸,东莨菪内酯,白首乌,苯酮,青阳参苷元,酰基,萝藦,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段,不同药物,药物浓度,胆汁,剂量依赖,量依赖性,收过,吸收方式,吸收转化,低于正常,正常状态,显著抑制作用,小肠,对药,病理状态,创新药物,源深,深度开发
AB值:
0.2227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