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炎症性肠病患者伴发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因素及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伴发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因素及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就诊的IBD患者中伴发泌尿系结石者68例(结石组),按1∶2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不伴泌尿系结石者136例(非结石组)。泌尿系结石诊断依据腹部平片、泌尿系超声、腹部CT或静脉尿路造影。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测定其中10例结石组患者和18例非结石组患者粪便样本中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物构成。结果:结石组男49例,女19例,年龄(36.0±12.4)岁;非结石组男98例,女38例,年龄(36.1±12.5)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克罗恩病(CD)患者中,结石组(
n=34)既往行回肠造口术或小肠切除术的患者比例(26.5%比7.4%,
P=0.019)和红细胞沉降率[26.5(12.0,40.8)比13.0(7.2,32.5)mm/1 h,
P=0.022]高于非结石组(
n=68)。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结石组(
n=34)与非结石组(
n=68)比较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患者中,既往行回肠造口术或小肠切除术是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
OR=4.619,95%
CI:1.178~18.111,
P=0.028)。肠道菌群多样性方面,两组间α及β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门水平上,两组肠道菌群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属水平上,结石组肠球菌属(
P=0.049)、挑剔真杆菌属(
P=0.036)等丰度降低。在种水平上,结石组
Bacteroides_coprocola丰度升高(
P=0.035),
Blautia_caecimuris(
P=0.042)等丰度降低。两组间代谢产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线性判别(Lefse)分析显示,鞘脂单胞菌目、
Fenollaria、粪居拟杆菌是结石组中对差异贡献显著的标志物种。
结论:既往行回肠造口术或小肠切除术是CD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肠道菌群可能参与IBD患者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尿路结石症;肠道菌群;粪便代谢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钰洁;羽思;田博文;戴依敏;徐蕙;谭蓓;李玥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钰洁;羽思;田博文;戴依敏;徐蕙;谭蓓;李玥-.炎症性肠病患者伴发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因素及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44):3525-3531
A类:
coprocola,caecimuris,Lefse,Fenollaria
B类:
炎症性肠病,伴发,泌尿系结石,IBD,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诊断依据,平片,静脉尿路造影,临床相,患者粪便,粪便样本,微生物群落,克罗恩病,CD,回肠造口术,小肠,肠切除术,红细胞沉降率,溃疡性结肠炎,UC,logistic,肠道菌群多样性,菌群丰度,肠球菌属,挑剔,杆菌属,Bacteroides,Blautia,代谢产物,线性判别,鞘脂,单胞菌,拟杆菌,标志物种,炎性肠疾病,尿路结石症,粪便代谢物
AB值:
0.2067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