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代谢组学的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干预心肌缺血的代谢途径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通过病理组织切片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生化指标评估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技术对血浆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富集代谢通路.结果 速效救心丸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血浆CK、AST、HBDH、LDH活性(P<0.05、0.01),升高SOD活性(P<0.05、0.01).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到3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等7条通路.结论 速效救心丸能够有效改善模型大鼠的心肌缺血损伤,可能通过影响能量代谢及鞘脂代谢等相关通路发挥作用.
文献关键词:
速效救心丸;心肌缺血;代谢组学;潜在生物标志物;能量代谢;鞘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
作者姓名:
贾志鑫;潘明霞;刘力榕;朱美霞;方聪;于智颖;刘洁;李月婷;肖红斌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分析与转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志鑫;潘明霞;刘力榕;朱美霞;方聪;于智颖;刘洁;李月婷;肖红斌-.基于代谢组学的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J].中草药,2022(15):4719-4729
A类:
B类:
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代谢物,代谢途径,可能机制,垂体后叶素,病理组织,组织切片,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ST,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dehydrogenase,HBDH,乳酸脱氢酶,lactate,LDH,superoxide,dismutase,指标评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组学研究,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通路,善心,心脏组织,病理变化,代谢组学分析,谷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谷氨酰胺,模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能量代谢,鞘脂代谢,相关通路
AB值:
0.2647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