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9例临床病理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D2-40、p53、Ki-67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6例,女性3例;男女比为2:1,发病年龄52~76岁,中位年龄65岁.内镜下病变区黏膜微发红,碘染色不着色或淡染,边缘不规整.窄带光成像病变呈褐色或茶褐色,放大内镜下黏膜血管清晰可见,并且增粗,不同于食管炎的表现.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核大、多形、深染、极性丧失、核重叠、核分裂可见,染色质粗糙.部分病例可出现正常上皮下方收缩裂隙样改变,类似于乳腺Paget样浸润模式生长,与非肿瘤区有明显的界限.结论 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为结构低级别异型、细胞高级别异型,易误诊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不典型增生等,发展成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风险较大.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联合检测D2-40、p53、Ki-67有助于明确诊断.
文献关键词:
食管病变;基底层;高级别异型增生;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姓名:
聂艳红;聂平会;宋姗姗;张春芳;陈昊
作者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连云港 222000;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临沂 276000
引用格式:
[1]聂艳红;聂平会;宋姗姗;张春芳;陈昊-.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9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08):971-973
A类:
茶褐色
B类:
基底层,高级别异型增生,临床病理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D2,p53,Ki,发病年龄,内镜下,发红,碘染色,不着,着色,规整,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清晰可见,食管炎,鳞状上皮,细胞核,核分裂,染色质,可出,裂隙,Paget,浸润模式,肿瘤区,误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不典型增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联合检测,食管病变,免疫组织化学
AB值:
0.2824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