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管内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PIA)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例PIA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10例PIA患儿中男7例,女3例,年龄为(7.7±4.8)岁.动脉瘤位于椎动脉3例,位于基底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左豆纹动脉、左脉络膜前动脉、左大脑后动脉及左后交通动脉各1例;先天性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3例;瘤体破裂和未破裂各5例.血管内治疗应用单纯弹簧圈填塞动脉瘤4例,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4例,Glubran胶栓塞动脉瘤2例.术前、术后3 d、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0.90±0.54)分、(0.80±0.60)分、(0.30±0.70)分,术前mRS评分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A多为先天性,好发于椎-基底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文献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
作者姓名:
吴宣萱;袁永杰;李攀星;郭新宾;管生
作者机构:
40112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宣萱;袁永杰;李攀星;郭新宾;管生-.血管内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效果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05):438-441
A类:
Glubran
B类: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PIA,临床特点,郑州大学,用血,中男,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左后,后交通动脉,先天性,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瘤体破裂,未破裂,血管内治疗,治疗应用,弹簧圈,填塞,圈闭,闭塞,Rankin,mRS,发于,治疗安全
AB值:
0.2793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