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PD-1抑制剂导致大疱性类天疱疮3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文献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及其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主要不良反应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为其中一种皮肤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瘙痒、丘疹痒斑块,随后发展成水疱,发生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机体的免疫应答有关,基于BP的治疗措施主要以激素为主,但仍有其他传统药物治疗有效的报道.本文报道3例PD-1诱发的BP,并对其发病机制、治疗策略、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回顾总结.
文献关键词:
特瑞普利单抗;派安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大疱性类天疱疮
作者姓名:
孙洁;龚春燕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药剂科,南京2100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洁;龚春燕-.PD-1抑制剂导致大疱性类天疱疮3例报道及文献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22(05):509-512
A类:
派安普利单抗
B类:
大疱性类天疱疮,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rogrammed,cell,death,receptor,ligand,L1,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adverse,event,irAE,bullous,pemphigoid,种皮,瘙痒,丘疹,斑块,水疱,发生机制,免疫应答,治疗措施,施主,传统药物,治疗策略,生物标志物,回顾总结,特瑞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
AB值:
0.388533
相似文献
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开放标签Ⅰ期临床试验
张力;龚继芳;潘宏铭;白玉贤;刘天舒;程颖;陈亚池;黄佳莹;许婷婷;葛飞娇;许婉玲;施佳;胡夕春;沈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广州 51006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肿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杭州 31002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哈尔滨 15008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上海 200032;吉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长春 130012;Clinical Pharmacology,Genentech,Inc.,South San Francisco,CA 94080,USA;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中国中心临床科学部,上海 201203;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中国中心统计部,上海 201203;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安全部,上海 20120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上海 20003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