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收集参芪五味子片组方中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使用Uniprot数据库预测并标准化活性成分的蛋白靶点,绘制出参芪五味子片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分析其核心成分;从Drugbank、OMIM以及Dis-GeNET疾病数据库中挖掘出失眠相关疾病靶点;将获得的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后,筛选出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潜在作用靶点,然后利用收集到的靶点数据分别构建药物和疾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取其交集作为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网络,运用网络拓扑学方法筛选出其核心靶点;最后,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63个药物活性成分、232个药物相关靶点及160个疾病靶点,其中有13个靶点是药物与疾病的共有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和疾病的交集PPI网络经过网络拓扑学分析得到55个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后共得到779种GO功能条目和30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调节神经递质代谢、调节细胞周期等作用治疗失眠.
文献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参芪五味子片;失眠;生物信息技术;作用机制;炎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玉瑶;刘晓庆;杨艳平;董云芳;赵赫;韩树;张靖;侯晓莹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010;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潍坊,26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玉瑶;刘晓庆;杨艳平;董云芳;赵赫;韩树;张靖;侯晓莹-.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2(18):2541-2547,2555
A类:
参芪五味子片
B类:
网络药理学,治疗失眠,生物活性成分,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组方,Uniprot,蛋白靶点,靶点网络,网络图,核心成分,Drugbank,OMIM,Dis,GeNET,挖掘出,相关疾病,药物靶点,交集,潜在作用,作用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相互作用网络,核心靶点,Metascape,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共获,药物活性成分,网络拓扑学分析,条目,神经递质,细胞周期,生物信息技术
AB值:
0.2334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