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ACEF评分联合炎性因子评估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构建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川崎病患儿113例,收集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判断患儿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根据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46例)和非冠状动脉损害组(6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年龄、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是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指标纳入Nomogram预测模型,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风险与实际测定值有较高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显示,ACEF评分联合炎性因子构建的预测模型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效能.结论 基于ACEF评分联合炎性因子建立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识别冠状动脉损害并发的患儿,为采取积极防治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年龄、肌酐和射血分数评分;炎性因子;预测模型
作者姓名:
彭珍;闫孝永
作者机构: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 402260
引用格式:
[1]彭珍;闫孝永-.ACEF评分联合炎性因子评估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16):3016-3020
A类:
B类:
ACEF,炎性因子,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临床价值,我院,儿科,Nomogram,受试者工作特征,校正曲线,区分度,多因素分析,肌酐,射血分数,测定值,标单,预测效能,风险预测模型
AB值:
0.1191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