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蛋白酶体抑制剂RA190对口腔腺样囊性癌的调节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双苄基吡啶酮(RA190)通过非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Rpn13)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途径对口腔腺样囊性癌的作用,揭示RA190对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确定ACC-2细胞表达Rpn13后,选择RA190对ACC-2细胞的合适剂量(600 nmol/L);实验分为ACC-2组、ACC-2-Rpn13-siRNA组、RA190-ACC-2-Rpn13-siRNA组;敲除ACC-2细胞中Rpn13的表达;用RA190处理ACC-2细胞;用RA190处理敲除Rpn13的ACC-2细胞;MTT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Survivin、TIP30、泛素化蛋白相对表达量;qRT-PCR检测Survivin和TIP30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敲除Rpn13后的细胞组中Rpn1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ACC-2细胞组降低(P<0.05).MTT法检测显示,不同剂量的RA190作用ACC-2细胞后光密度(O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C-2组比较,其余3组OD值均降低(P<0.05).与ACC-2组比较,其余3组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TIP30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RA190-ACC-2组TIP30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泛素化蛋白聚集最明显(P<0.05).与ACC-2组比较,其余3组Surviv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TIP30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RA190促凋亡的活动主要取决于Rpn13,Rpn13是口腔腺样囊性癌的致癌基因.RA190的调节作用可能改善口腔腺样囊性癌的预后,Rpn13可能成为治疗口腔腺样囊性癌的靶点.
文献关键词:
口腔腺样囊性癌;蛋白酶体抑制剂;双苄基吡啶酮;非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凋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曦;郑黎薇;周丹;王春
作者机构:
德阳市人民医院 口腔科,四川 德阳 618000;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德阳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四川 德阳 6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曦;郑黎薇;周丹;王春-.蛋白酶体抑制剂RA190对口腔腺样囊性癌的调节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15):53-58
A类:
RA190,口腔腺样囊性癌,双苄基吡啶酮,Rpn13,TIP30
B类: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口,ATP,路途,ACC,可能机制,nmol,siRNA,敲除,MTT,blotting,Survivin,泛素化蛋白,白相,相对表达量,qRT,不同剂量,光密度,OD,促凋亡,致癌基因
AB值:
0.087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