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T冠状位重建图像和传统方法判定脊柱内固定螺钉松动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文献摘要:
背景:椎弓根螺钉松动是脊柱内固定后的严重并发症,既往对螺钉松动的报道还是依赖CT轴位像进行判断.目的:对比研究CT冠状位重建图像及X射线片和轴位CT图像的传统方法在判定脊柱内固定螺钉松动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收集了23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脊柱术后内固定翻修的病例,其中短节段固定14例,长节段固定患者9例,退变性疾病患者17例,骨折患者6例.术前采用CT冠状位重建图像以及传统X射线片和轴位CT图像两种方法进行椎弓根螺钉松动判定.2名医生独立阅片互不干扰,术前评估所有内固定装置是否存在松动.术中共探查螺钉171枚,术中采用数字化扭力计进行探查,依据扭力判定螺钉是否存在松动情况,分别统计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该临床研究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与结论:①术中共探查171枚螺钉,其中69枚螺钉出现了松动,螺钉松动比率为40.1%;其中松动螺钉的扭力为(13.9±17.2)Ncm,未松动螺钉的扭力为(154.9±72.3)Ncm;②采用冠状位重建法进行判定的敏感度为76.2%,特异性为89.8%,准确度为80.1%;采用传统方法的敏感度为63.7%,特异性为79.3%,准确度为69.0%,两种方法对比,冠状位重建法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均高于传统方法(P<0.05);③两种判定方法的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75,表明两种判定方法的一致性良好;④结果说明,CT冠状位重建图像简便易行,可以提高脊柱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判定的准确性.
文献关键词:
CT;冠状位重建图像;脊柱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敏感度;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巍然;宋月鹏;施新革;马浩浩;王红强;张锴;高坤;邵佳;高延征
作者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巍然;宋月鹏;施新革;马浩浩;王红强;张锴;高坤;邵佳;高延征-.CT冠状位重建图像和传统方法判定脊柱内固定螺钉松动的敏感度和特异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15):2372-2376
A类:
冠状位重建图像,扭力计,Ncm
B类:
螺钉松动,椎弓根螺钉,严重并发症,轴位,脊柱术后,翻修,中短,短节段固定,长节段固定,退变性,骨折患者,名医,互不,术前评估,评估所,固定装置,探查,赫尔辛基,宣言,签署,知情同意书,重建法,方法对比,判定方法,观察者,ICC,简便易行,脊柱内固定术后
AB值:
0.1496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