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联合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干细胞与部分脱蛋白生物骨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颌骨缺损
文献摘要:
背景:临界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困扰临床外科医生的关键问题,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如何加快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进而促进种子细胞的成骨分化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干细胞联合培养体系与部分脱蛋白生物骨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体外构建3种组织工程骨: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血管内皮细胞、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脂肪干细胞、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干细胞比例为1:1),以单纯部分脱蛋白生物骨为对照组.取18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将4种支架材料植入相应的SD大鼠下颌骨骨缺损处,空白对照组仅制造骨缺损,不做修复.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并取Masson染色切片行骨胶原定量检测.结果 与结论:①大体观察示术后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组骨支架降解最快,修复骨缺损能力强于其他组,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被修复;②X射线片示术后8周时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组出现骨性联合,骨缝消失,至12周时骨密度明显增加,骨形态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其他组至12周时材料大体形态依然存在,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被修复;③组织学观察可见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脂肪干细胞组与单纯部分脱蛋白生物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07>0.05),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血管内皮细胞组与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脂肪干细胞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④结果表明,联合培养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能力最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力大于脂肪干细胞.
文献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组织工程骨;骨缺损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欣宇;王福科;李彦林;王国梁;杨桂然;侯建飞;杨腾云;钟瑞颖
作者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欣宇;王福科;李彦林;王国梁;杨桂然;侯建飞;杨腾云;钟瑞颖-.联合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干细胞与部分脱蛋白生物骨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颌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13):2027-2033
A类:
B类:
联合培养,养血,血管内皮细胞,脂肪干细胞,脱蛋白,生物骨,组织工程骨,骨修复,颌骨缺损,临界骨缺损,外科医生,骨组织工程,工程研究,血管化,种子细胞,成骨分化,体外构建,周龄,支架材料,下颌骨,空白对照,处死,苏木,木精,伊红,Masson,组织学观察,骨胶原,原定,定量检测,后部,骨支架,骨缝,骨密度,骨形态,骨缺损修复
AB值:
0.171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