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种材料修复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力生长因子(mechano-growth factor,MGF)/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组织工程人工骨修复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构建CPC/FG(支架)、CPC/FG/BMSCs(支架细胞)和CPC/FG/MGF/BMSCs(全复合)材料.将54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先行双卵巢切除,3个月后再次手术制造4 mm的桡骨缺损,分别植入CPC/FG、CPC/FG/BMSCs和CPC/FG/MGF/BMSCs.术后4周及8周行放射学、组织学染色、ALP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术后4周相比,术后8周3组动物影像和组织学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ALP免疫组化的IOD值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影像评分、组织学评分和ALP免疫组化IOD值由高至低依次为,全复合组>支架细胞组>支架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支架或支架细胞材料相比,含力生长因子的全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修复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能力.
文献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力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缺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佟雁翔;杨又玮;贾燕飞;张立峰;李亚光;薛飞;于成涌;王文选;冯卫
作者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外科中心,内蒙呼和浩特0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佟雁翔;杨又玮;贾燕飞;张立峰;李亚光;薛飞;于成涌;王文选;冯卫-.三种材料修复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22):2081-2086
A类:
力生长因子
B类:
材料修复,骨质疏松性,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纤维蛋白胶,fibrin,glue,FG,mechano,growth,MGF,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组织工程,工程人,人工骨,骨修复,体外构建,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再次手术,桡骨缺损,放射学,组织学染色,ALP,免疫组化检测,IO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AB值:
0.3391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