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P波与SV波斜入射下岩体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分析
文献摘要:
当通过人工边界转换方法模拟静动力耦合效应时,既有耦合边界模拟方法存在使模型位移场变化较大的问题,影响地震波斜入射下隧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次静力分析的人工边界转换改进方法,使有限元模型动力分析的初始状态与静力分析的应力状态、位移场均一致,实现了静动力联合分析.采用黏弹性边界结合等效荷载的外源波动输入方法,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斜入射P波与SV波下的数值地震分析模型,通过算例验证模型与所提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一系列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 P波与SV波分别斜入射对隧道衬砌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隧道静动力边界转换前后位移的一致性;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P波作用下,结构水平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竖向加速度呈递减趋势,而SV波作用下,水平和竖向加速度均呈增大趋势;当入射角大于20.时,相较于P波斜入射,SV波斜入射下隧道拱肩、拱脚处的应力水平更高;隧道结构在斜入射SV波下的损伤程度高于斜入射P波.
文献关键词:
岩体隧道;P波;SV波;人工边界转换;入射角度
作者姓名:
张懂懂;刘洋;熊峰;梅竹;李爽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065;温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哈尔滨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懂懂;刘洋;熊峰;梅竹;李爽-.P波与SV波斜入射下岩体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22(24):278-286
A类:
人工边界转换,地震波斜入射
B类:
SV,射下,岩体隧道,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分析,转换方法,动力耦合,耦合效应,边界模,位移场,响地,隧道结构,静力分析,改进方法,动力分析,初始状态,应力状态,均一,联合分析,黏弹性边界,等效荷载,ABAQUS,地震分析,算例验证,验证模型,非线性时程分析,波分,隧道衬砌,衬砌结构,动力边界,入射角度,结构水,竖向加速度,呈递,拱脚,应力水平
AB值:
0.2479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