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诗镜》的译介和注疏看藏族文论的形成
文献摘要:
13世纪中期,萨班·贡噶坚参首次将印度古代梵语文论《诗镜》翻译成藏文.此后,经过各派僧俗文人对其原典进行翻译、理解、解释、应用,写出了400多部注疏、评论类著作,完成了《诗镜》的本土化和经典化,使之成为藏族文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诗镜》在经过13世纪至14世纪中期的形成、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的发展、17世纪初期至19世纪晚期的兴盛之后,与本土诗学家创立的"味"论、"生命"论等相结合,改变《诗镜》重形式轻内容的唯美倾向,重新建构了"形体、生命、修辞"三位一体的诗学体系,树立了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
文献关键词:
《诗镜》;注疏;"生命"论;藏族文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完代克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完代克-.从《诗镜》的译介和注疏看藏族文论的形成)[J].民族文学研究,2022(01):100-107
A类:
藏族文论
B类:
译介,注疏,萨班,梵语文,翻译成,成藏,藏文,各派,僧俗,原典,写出,经典化,兴盛,唯美,新建构,形体,修辞,诗学体系,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美学思想
AB值:
0.4132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