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武汉市城区大气PM2.5来源解析
文献摘要:
基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武汉市城区大气PM2.5及其主要化学组分(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组分)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武汉城区大气PM2.5的污染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对PM2.5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大气ρ(PM2.5)冬季最高,为(61.33±35.32)μg·m-3,而夏季最低,为(17.87±10.06)μg·m-3.其中碳质组分以有机碳为主,年均值为(7.27±3.51)μg·m-3,离子组分中ρ(NO3-)、ρ(SO42-)和ρ(NH4+)最高,年均值分别为(11.55±3.86)、(7.55±1.53)和(7.34±1.99)μg·m-3,元素组分中 ρ(K)、ρ(Fe)和ρ(Ca)最高,年均值分别为(752.80±183.98)、(542.34±142.55)和(459.70±141.99)ng·m-3.通过主成分分析因子提取和随机森林定量分析,得到5类主要污染源,其在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贡献率结果分别如下:燃煤与二次源(46%、39%、41%、52%)、机动车排放源(22%、28%、27%、21%)、工业排放源(14%、18%、17%、13%)、扬尘源(10%、8%、6%、6%)和生物质燃烧源(8%、7%、9%、8%).最后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评价,发现4个季节模拟效果R2均达到了 0.85以上,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冬季(R2=0.974)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春季(R2=0.936)与秋季(R2=0.937)效果次之,夏季(R2=0.866)表现相对较弱.
文献关键词:
PM2.5;主成分分析(PCA);随机森林(RF);来源解析;污染特征
作者姓名:
张志豪;陈楠;祝波;陶卉婷;成海容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2;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 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志豪;陈楠;祝波;陶卉婷;成海容-.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武汉市城区大气PM2.5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03):1151-1158
A类:
武汉城区
B类:
随机森林模型,武汉市,PM2,来源解析,化学组分,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污染特征,主成分分析方法,中碳,有机碳,年均值,离子组分,NO3,SO42,NH4+,因子提取,污染源,燃煤,机动车排放,排放源,工业排放,扬尘,尘源,生物质燃烧,模型拟合,拟合效果,RF
AB值:
0.3031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