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主要背景区域冬季大气PM2.5中非极性有机化合物组成及来源解析
文献摘要:
本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5个区域大气本底站:临安、金沙、龙凤山、上甸子和瓦里关,同步采集了PM25样品,分析了其中的非极性有机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和藿烷类化合物.结果 表明,上甸子和龙凤山的多环芳烃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站点,分别为35.2±25.6 ng/m3和27.5±16.8 ng/m3;藿烷类物质的浓度在上甸子和临安出现高值,分别为2.72±1.78 ng/m3和2.47±0.990 ng/m3;正构烷烃浓度以临安最高,为86.7±40.6 ng/m3.对各站点多环芳烃和藿烷类化合物采用比值法,正构烷烃采用主峰碳数(Cmax)、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和植物蜡贡献率(%Wax Cn),结合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综合进行源解析.结果 显示采样期间除瓦里关外,其余站点燃烧源均以化石燃料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临安(94.9%)>金沙(75.3%)>龙凤山(74.7%)>上甸子(62.5%)>瓦里关(35.6%).后向轨迹聚类分析(HYSPLIT)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表明各站点主要受到外来传输气团的影响,并查明了各站点的潜在污染源区.对背景站点的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PM2.5中非极性有机物来源相似,京津冀地区的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高于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化石燃料贡献率显著高于生物质燃烧;华中地区燃煤和交通排放源排放贡献率均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生物质燃烧贡献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文献关键词:
背景大气;PM2.5;非极性有机化合物;来源解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煜娴;曹芳;贾小芳;颜鹏;谢添;任磊;章炎麟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煜娴;曹芳;贾小芳;颜鹏;谢添;任磊;章炎麟-.中国主要背景区域冬季大气PM2.5中非极性有机化合物组成及来源解析)[J].地球与环境,2022(01):45-57
A类:
非极性有机化合物
B类:
背景区域,冬季大气,来源解析,大气本底站,临安,金沙,龙凤,凤山,甸子,瓦里,同步采集,PM25,极性有机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类化合物,和龙,平均浓度,类物质,各站,比值法,主峰,Cmax,优势指数,carbon,preference,CPI,Wax,Cn,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关外,点燃,化石燃料,后向轨迹聚类分析,HYSPLIT,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PSCF,输气,气团,查明,污染源,源区,京津冀地区,生物质燃烧,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化,华中地区,燃煤,交通排放,排放源,源排放,于长江,长江三角洲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背景大气
AB值:
0.3426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