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典型细颗粒物排放源单颗粒质谱特征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现有污染源单颗粒质谱成分谱较少且缺乏对比总结的问题,本论文收集了工艺过程源、扬尘源、机动车尾气源、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的单颗粒质谱图数据,使用聚类算法分析了各源类单颗粒物的主要化学组成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工艺过程源和燃煤源颗粒物均含有OC类、矿物质类、EC类、重金属类、富钾/左旋葡聚糖/硫酸盐硝酸盐类、OCEC类,但各颗粒类型的占比有明显差异,燃煤源中EC类占比明显高于工艺过程源而重金属类占比低于工艺过程源.生物质燃烧源主要由OC类、其他有机物类、富钾/左旋葡聚糖/硫酸盐硝酸盐类和OCEC类组成.扬尘颗粒的主要类型为矿物质类.从单颗粒化学组成上看,工艺过程源排放的有机颗粒中OC常与SO42-内混,元素碳颗粒中EC与NO3-或S(42-内混.燃煤源排放的碳质颗粒中EC、OC成分往往与NO3-和SO42-或者单独与SO42-发生内混,而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有机颗粒物上OC与K、左旋葡聚糖、NO3-、SO42-等成分内混.扬尘颗粒的常见成分是Si,且Si可能与Fe、Ca、Al或者NO3-等成分内混.进一步使用统计学方法提取了对各污染源具有标识作用的谱图特征,以下简称为示踪组分类,并定量化的对比分析了各污染源质谱特征的差异性.扬尘源、机动车尾气源、生物质燃烧源、燃煤源和工艺过程源分别获得52、16、19、23和53个示踪组分类,它们对各污染源原始颗粒总数分别贡献了82.1%、72.8%、64.7%、48.7%和27.2%.本研究可为今后单颗粒源解析算法不确定性评估提供支撑.
文献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污染源成分谱;颗粒物来源解析;化学组成;污染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娇;张英磊;冯银厂;李梅
作者机构:
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广州510630;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州5106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娇;张英磊;冯银厂;李梅-.我国典型细颗粒物排放源单颗粒质谱特征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05):83-94
A类:
污染源成分谱
B类:
国典,细颗粒物,颗粒物排放,排放源,质谱特征,谱成,本论,工艺过程,扬尘,尘源,机动车尾气,气源,燃煤,生物质燃烧,质谱图,图数据,聚类算法,算法分析,化学组成,组成特征,矿物质,富钾,左旋葡聚糖,硫酸盐,硝酸盐,盐类,OCEC,主要类型,颗粒化,源排放,SO42,元素碳,NO3,碳质,燃烧排放,分内,Si,统计学方法,示踪,定量化,解析算法,不确定性评估,单颗粒气溶胶质谱,颗粒物来源解析
AB值:
0.2505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