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PN)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1例原发性GPN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强度评定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术前与术后疼痛程度等级的变化。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的潜在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61例患者中,术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52例(85.2%),明显缓解4例(6.6%),部分缓解3例(4.9%),未获缓解2例(3.3%)。术后2年,疼痛完全缓解41例(67.2%),明显缓解7例(11.5%),部分缓解9例(14.7%),未获缓解4例(6.6%)。术后即刻和术后2年时患者的BNI疼痛强度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程度的神经血管压迫( OR=9.29, 95% CI: 1.87~46.15, P=0.006)和责任血管为静脉( OR=10.53, 95% CI: 1.91~58.22, P=0.007)是原发性GPN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模型的拟合度良好( χ2=0.56, P=0.453)。4例(6.6%)患者术后出现永久性并发症,其中咽部异物感2例(3.3%),声音嘶哑1例(1.6%),患侧轻度听力下降1例(1.6%)。 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能有效、安全地缓解原发性GPN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有一定的复发概率。伴有较低程度的神经血管压迫和责任血管为静脉的原发性GPN患者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其疼痛不易缓解。
文献关键词:
舌咽神经疾病;治疗结果;危险因素;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作者姓名:
郑文韬;刘佳雨;郝庆沛;高夏苗;武广永;方继侠;欧阳佳;张子豪;范存刚;刘如恩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44
引用格式:
[1]郑文韬;刘佳雨;郝庆沛;高夏苗;武广永;方继侠;欧阳佳;张子豪;范存刚;刘如恩-.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11):1103-1108
A类:
舌咽神经疾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B类:
显微血管减压术,舌咽神经痛,GPN,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巴罗,神经学,BNI,疼痛强度,强度评定,评定量表,量表评估,Friedman,Wilcoxon,符号秩,秩和检验,检验分析,术后疼痛程度,logistic,疼痛缓解程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即刻,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获,强度分级,责任血管,建立模型,拟合度,永久性,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患侧,听力下降,疼痛症状,复发概率,治疗结果
AB值:
0.188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