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累及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的临床特征及预防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累及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方向、脱位时间等临床特征,并尝试提出术中及术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122例累及骨盆Ⅱ区切除重建术患者,骨盆Ⅱ区32例,骨盆Ⅰ+Ⅱ区31例,骨盆Ⅱ+Ⅲ区40例,骨盆Ⅰ+Ⅱ+Ⅲ区19例;122例中发生术后脱位17例。男73例,女49例;年龄平均为47岁(范围9~73岁)。统计肿瘤学情况,手术及辅助治疗方式,术后影像学特征,脱位患者的脱位方向、脱位时间,复位方法及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合切除重建术后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结果:122例患者中共有脱位17例,脱位率13.7%,其中前脱位12例(70.6%),后脱位5例(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2, P=0.033)。术后3个月内发生脱位共有12例(70.6%);1例脱位发生在术后5个月,另4例脱位时间>术后1年。脱位患者复位后MSTS评分为56.1%±15.6%(20%~80%)。结合术后影像学检查,提出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包括:可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0°~10°);适当将髋臼杯向旋转中心后方移位少许,适当减少股骨颈假体前倾角,三者结合可减少股骨-髋臼假体撞击的发生;同时术后患肢用严格的钉子鞋控制患肢在中立位,避免外旋的发生。 结论: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多以前脱位为主,股骨柄假体颈部与髋臼下缘空间较小,容易发生撞击;若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髋臼假体适当向后方移位及股骨颈前倾角减少5°,可减少股骨-髋臼撞击可能性,继而减少术后脱位风险。
文献关键词:
骨盆;骨肿瘤;内固定器;脱位
作者姓名:
曲昊;牟皓晨;王柯懿;王聪;李恒元;李秀茅;林鹏;李冰皓;王盛东;王战;柳萌;严晓波;黄鑫;林秾;叶招明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杭州 310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曲昊;牟皓晨;王柯懿;王聪;李恒元;李秀茅;林鹏;李冰皓;王盛东;王战;柳萌;严晓波;黄鑫;林秾;叶招明-.累及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的临床特征及预防)[J].中华骨科杂志,2022(08):500-508
A类:
B类:
骨盆,肿瘤切除,切除重建术,肿瘤学,辅助治疗,后影,影像学特征,复位方法,骨肿瘤,Musculoskeletal,Tumor,Society,MSTS,影像学特点,防脱,前脱位,影像学检查,髋臼杯,旋转中心,移位,少许,假体,钉子,中立,立位,股骨柄,下缘,股骨颈前倾角,髋臼撞击,内固定器
AB值:
0.2248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