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增强模式MAKO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采用增强(Enhanced)模式MAKO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RTHA)与常规THA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12月采用增强模式MAKO RTHA治疗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77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RTHA组与常规TH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测量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双下肢长度差(LLD)、两侧联合偏心距差异(ΔCO).比较RTHA组术中与术后LLD及ΔCO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术后LLD及ΔCO的差异.术后随访收集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RTHA组术中测量的LLD和ΔCO与术后影像学测量LLD和Δ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HA组术中机器人测量股骨前倾角14.9°±7.8°、联合前倾角37.4°±9.1°.RTHA组术后LLD(0.65±3.40)mm,常规THA组术后LLD(2.54±4.4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RTHA组术后ΔCO(-0.15±6.27)mm,常规THA组(2.65±6.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RTHA组髋臼前倾角平均23.1°±4.3°,常规THA组26.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THA组髋臼外展角平均42.1°±2.8°,常规THA组40.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RTHA组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90.5±6.8)分,常规THA组(90.1±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模式下MAKO机器人辅助THA能提高髋臼杯植入的准确性,可更精确恢复下肢长度及联合偏心距,对股骨侧前倾的判断有助于个体化调整髋臼前倾.RTHA和传统THA手术术后短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文献关键词:
机器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增强模式;后外侧入路;安全区;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宾;赵晶;彭慧明;钱文伟;林进;金今;王惠珍;翁习生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室,北京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宾;赵晶;彭慧明;钱文伟;林进;金今;王惠珍;翁习生-.增强模式MAKO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08):577-583
A类:
RTHA
B类:
增强模式,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疗效对比研究,Enhanced,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时间,总失血量,后测,髋臼外展角,双下肢,下肢长度,长度差,LLD,偏心距,术后随访,Harris,关节评分,后影,影像学测量,机器人测量,股骨前倾角,髋臼前倾角,患者随访,髋臼杯,股骨侧,手术术后,短期疗效,统计学差异,安全区
AB值:
0.1600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