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D透视引导机器人辅助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2D透视引导机器人辅助下和常规行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2D引导机器人辅助TESSYS手术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分别采用2D引导机器人辅助和常规方法行TESSYS手术治疗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男34例,女36例,年龄(44.57±6.10)岁(范围27~60岁)。2D引导机器人辅助行TESSYS手术组(机器人组)32例;常规方法行TESSYS手术组(常规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穿刺-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验证其临床疗效,并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机器人组和常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MSU)分级、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机器人组穿刺次数(1.22±0.79)次,常规组(4.66±1.8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20, P<0.001);机器人组透视次数(10.97±1.96)次,常规组(17.45±4.3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13, P<0.001);机器人组穿刺-通道时间(10.66±3.62) min,常规组(20.21±5.4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446, P<0.001);机器人组手术时间(62.25±6.68) min,常规组(72.89±10.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56, P<0.001)。机器人组术前VAS评分(6.91±0.93)分、术后第1天(2.97±0.65)分、末次随访(1.53±0.51)分,常规组术前(7.29±1.14)分、术后第1天(2.89±0.56)分、末次随访(1.42±0.50)分;机器人组术前ODI 40.13%±1.54%、术后第1天17.28%±1.69%、末次随访10.84%±1.25%,常规组术前40.03%±1.46%、术后第1天17.42%±2.45%、末次随访10.92%±1.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机器人组椎间盘残留2例(6.3%),常规组4例(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2D引导机器人辅助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在经皮靶点穿刺阶段规划穿刺路径,刚性制导准确穿刺靶点,在降低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方面优势明显。
文献关键词:
机器人;X线透视检查;椎间盘移位;穿刺;辐射暴露
作者姓名:
杨蕙铭;韩丹;段小超;詹乙;王宇航;王彪;郝定均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骨科 710054;射洪市中医院脊柱外科 629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蕙铭;韩丹;段小超;詹乙;王宇航;王彪;郝定均-.2D透视引导机器人辅助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22(01):9-17
A类:
B类:
2D,透视引导,机器人辅助,TESSYS,常规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穿刺次数,通道建立,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disability,ODI,并发症情况,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节段,Michigan,State,University,MSU,随访时间,组手,靶点穿刺,穿刺路径,制导,低穿,视检,椎间盘移位,辐射暴露
AB值:
0.2427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