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雷公藤甲素二元醇质体凝胶的皮肤药动学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二元醇质体凝胶(binary ethosome gel,BEG) (TP@BEG)和TP普通凝胶(ordinary gel,OG) (TP@OG)皮肤药动学的行为差异,考察其在体经皮渗透性能.方法 采用体外增量法和体外减量法考察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传递率,同时建立了TP微透析方法,并通过微透析技术联合LC-MS/MS定量分析技术对TP的BEG和OG皮肤药动学进行了研究.结果 通过微透析数据整合发现,TP@OG和TP@BEG中TP皮下最大药物质量浓度(Cmax)分别为185.12、116.13 ng/mL,半衰期(t1/2)分别为3.35、3.10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25、4.88h,10h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0)分别为657.59、610.27 ng.h/mL.结论 TP@BEG在维持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可延长药物在皮下组织中的滞留时间,具有更优的缓释作用,可望成为TP经皮给药的新剂型.
文献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二元醇质体凝胶;微透析;皮肤药动学;LC-MS/MS;生物利用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管咏梅;王舒慧;胡育森;杜清;陈丽华;关志宇;臧振中;朱卫丰;吴文婷
作者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管咏梅;王舒慧;胡育森;杜清;陈丽华;关志宇;臧振中;朱卫丰;吴文婷-.雷公藤甲素二元醇质体凝胶的皮肤药动学研究)[J].中草药,2022(03):720-725
A类:
二元醇质体凝胶,ethosome,BEG,88h
B类:
雷公藤甲素,皮肤药动学,药动学研究,triptolide,TP,binary,gel,ordinary,OG,行为差异,经皮渗透性,渗透性能,增量法,法考,传递率,微透析技术,LC,定量分析技术,数据整合,药物质量,Cmax,半衰期,t1,10h,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生物利用度,可延长,皮下组织,滞留时间,可望,经皮给药,新剂型
AB值:
0.2580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