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智能计算法评估ICU患者部分住院风险指标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住院期间各风险评分的变化特点,旨在为ICU患者的风险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1月3日至2022年3月28日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的ICU住院患者,按照ICU住院时间分为≥14 d组、10~13 d组、7~9 d组、3~6 d组。收集患者ICU住院期间由智能计算法评估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 2002)评分,以及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Caprini评分和Padua评分,选取所有患者的NRS 2002评分、手术患者的Caprini评分、非手术患者的Padua评分。比较患者入ICU 1、3、7(如果需要)、10(如果需要)、14 d(如果需要)时各项评分的变化趋势。结果:最终纳入138例ICU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61.71±18.86)岁;中位ICU住院时间6.00(4.00,9.25)d。① ICU住院时间≥14 d组(21例):入ICU 10 d内患者NRS 2002评分无明显变化,入ICU 14 d时NRS 2002评分较入ICU 1 d时明显降低〔分:3.00(2.50,3.50)比4.00(3.00,5.00), P<0.05〕;随住院时间延长,Caprini评分和Padu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各时间点血栓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入ICU 1 d时,以入ICU 14 d最明显〔Caprini评分(分):5.00(3.25,7.00)比2.50(1.25,5.50),Padua评分(分):6.00(6.00,7.00)比3.00(1.00,3.00),均 P<0.05〕。② ICU住院时间10~13 d组(15例):随住院时间延长,NRS 2002评分无明显变化,Caprini评分和Padu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患者入ICU 3、7、10 d时血栓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入ICU 1 d时,以入ICU 10 d最明显〔Caprini评分(分):3.00(2.00,4.75)比2.00(0.25,2.75),Padua评分(分):5.00(3.50,6.00)比2.00(0.50,4.00),均 P<0.05〕。③ ICU住院时间7~9 d组(23例):与入ICU 1 d比较,患者入ICU 3 d和7 d时NRS 2002评分呈不同程度降低,Caprini评分和Padua评分均呈不同程度升高,以入ICU 7 d最明显〔NRS 2002评分(分):2.00(1.00,4.00)比2.00(2.00,4.00),Caprini评分(分):3.00(2.00,5.50)比2.00(0.25,3.00),Padua评分(分):5.00(4.00,6.00)比2.00(0,2.00),均 P<0.05〕。④ ICU住院时间3~6 d组(79例):与入ICU 1 d比较,患者入ICU 3 d的NRS 2002评分明显降低〔分:2.00(1.00,3.00)比2.00(1.00,3.00), P<0.05〕,Caprini评分和Padua评分均明显升高〔Caprini评分(分):3.00(2.00,4.00)比2.00(1.00,3.00),Padua评分(分):5.00(4.00,5.00)比2.00(1.00,3.00),均 P<0.05〕。 结论:在智能计算法的动态评估下,ICU住院患者的血栓风险随住院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营养风险在不同住院时间段总体呈持平或下降趋势。
文献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风险评分;智能计算法;营养风险筛查2002;Caprini评分;Padua评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侯晓明;陈小玉;杨万杰;康波;孟祥飞;张森乐;冯庆国;刘晓智;张海燕;王骏飞;宋迎;程秀玲;滕洪云
作者机构: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 300450;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457;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津 30045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侯晓明;陈小玉;杨万杰;康波;孟祥飞;张森乐;冯庆国;刘晓智;张海燕;王骏飞;宋迎;程秀玲;滕洪云-.智能计算法评估ICU患者部分住院风险指标的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2(12):1315-1319
A类:
智能计算法
B类:
ICU,住院风险,风险指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风险评分,变化特点,风险预防,回顾性研究,五中,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静脉血栓栓塞症,VTE,Caprini,Padua,手术患者,非手术,中男,平均年龄,内患,时明,住院时间延长,血栓风险,动态评估,同住,持平
AB值:
0.15262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