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6~62岁[(40.3±15.1)岁]。均采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足负重侧位跟骨倾斜角、Meary角、内侧楔骨高度及后足长轴位跟骨外翻角,评估骨性结构及足部力线改善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程度。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年[(1.6±0.6)年]。跟骨倾斜角由术前(24.6±5.3)°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2.5±4.9)°、(22.3±5.0)°;Meary角由术前6.6°(5.2°,7.6°)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5°(0.5°,3.8°)、2.1°(0.5°,3.2°);内侧楔骨高度由术前(24.3±5.3)mm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2.3±4.8)mm、(22.3±4.6)mm;跟骨外翻角由术前-7.1°(-10.3°,-5.9°)增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3°(-2.5°,4.5°)、2.4°(-1.6°,3.8°)(
P均<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跟骨倾斜角、Meary角、内侧楔骨高度及跟骨外翻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6.8±8.7)分增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81.0±5.9)分、(88.6±3.6)分(
P均<0.01),术后1年时优4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VAS由术前2.5(2.0,4.0)分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0(1.3,2.8)分、1.0(0.0,2.0)分(
P均<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AOFAS踝-后足评分、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后经换药后愈合。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期间未见畸形及关节不稳复发。
结论:对于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关节镜下改良Brostr?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可以在稳定踝关节的同时矫正后足力线、改善功能、缓解疼痛。
文献关键词:
关节不稳定性;足畸形;截骨术;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傅绍菱;顾文奇;李学谦;陈城;王诚;宋国勋;张解元;邹剑;薛剑锋;苏琰;梅国华;施忠民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足踝外科,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骨科,上海 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傅绍菱;顾文奇;李学谦;陈城;王诚;宋国勋;张解元;邹剑;薛剑锋;苏琰;梅国华;施忠民-.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J].中华创伤杂志,2022(08):693-700
A类:
B类:
关节镜下,Brostr,微创,跟骨截骨,截骨术,隐匿性,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短期疗效,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中男,负重,倾斜角,Meary,长轴,轴位,骨外,外翻,骨性结构,足部,力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功能,疼痛改善,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情况,增至,角差,分由,优良率,伤口愈合不良,换药,神经损伤,缓解疼痛,关节不稳定性,足畸形,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AB值:
0.2135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