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完全切断术治疗非痉挛性腓肠肌挛缩的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完全切断术治疗非痉挛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9月—2020年9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非痉挛性腓肠肌挛缩患者22例(26足),其中男12例(14足)、女10例(12足),年龄15~68(42.0±15.5)岁。患者均采用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完全切断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足踝部位疼痛缓解情况,患肢运动及步态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足踝部位疼痛缓解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踝部功能恢复情况,测量伸膝位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评价踝关节背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32(23.1±5.7)min,术中出血量2~10(6.1±2.2)mL。术后患者住院时间2~9(5.7±1.9)d,患者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22例患者术后随访12~26(17.4±4.3)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跖屈肌力明显下降、痛性瘢痕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踝关节背伸功能改善欠佳,1例患者术后诉腓肠神经支配区麻木,均予相应处理后好转。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0,1)分,明显低于术前的6(5,8)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为(90.1±10.5)分、伸膝位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为11.2°±4.3°,均明显高于术前的(70.5±12.3)分、-6.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5.46、
t=23.63、
t=19.89,
P值均<0.001)。
结论:采用全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完全切断术治疗非痉挛性腓肠肌挛缩,既实现了腓肠肌腱膜的彻底松解,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腓肠神经损伤的发生,具有创伤小、治疗精准、并发症少等优点。
文献关键词:
挛缩;肌,骨骼;腓肠肌;关节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郝云甲;范家强;陶友伦;常步青;吕泽祥;张在轶;王爱国
作者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徐州医科大学徐州临床学院,徐州 221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云甲;范家强;陶友伦;常步青;吕泽祥;张在轶;王爱国-.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完全切断术治疗非痉挛性腓肠肌挛缩的疗效观察)[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12):856-859
A类:
B类:
双通道,全关节镜下,腓肠肌,肌腱,腱膜,全切,切断术,痉挛性,挛缩,疗效观察,回顾性研究,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中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愈合情况,定期随访,足踝部,疼痛缓解,步态,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功能恢复,踝关节,背伸,功能改善,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术后随访,肌力,痛性,瘢痕,后踝,腓肠神经,神经支配,麻木,松解,神经损伤
AB值:
0.2266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