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沈阳市4~6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沈阳市4~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沈阳市9区18所幼儿园36个班级4~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发放基本情况调查表、困难问卷(QCD).根据QCD问卷调查结果,将儿童分为功能受损组(QCD得分<30分)和非功能受损组(QCD得分≥30分),针对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77份,合格问卷834份.总体功能受损率为13.3%,其中男童功能受损率为15.1%(67/443),女童功能受损率为11.3%(44/391),男女功能受损率之比为1.34:1.4、5、6岁功能受损率分别为17.9%、12.6%、10.7%.多因素分析显示,哀求式沟通(OR=5.878,95%CI:1.626~21.253)、做作业时间30~60 min(OR=2.372,95%CI:1.146~4.908)为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年龄为5岁(OR=0.261,95%CI:0.137~0.497)、6岁(OR=0.522,95%CI:0.295~0.923)、溺爱型教育(OR=0.231,95%CI:0.068~0.783)为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沈阳市4~6岁儿童行为问题较为严重,影响因素复杂,可提前规避相应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困难问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灵皓;魏兵;岳小哲;齐双辉;王欢;贾京晶;廖世峨
作者机构:
锦州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沈阳 110016;北部战区总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灵皓;魏兵;岳小哲;齐双辉;王欢;贾京晶;廖世峨-.沈阳市4~6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04):436-440
A类:
B类:
沈阳市,儿童行为,学龄前儿童,问题现状,儿童心理,心理行为问题,幼儿园,班级,情况调查,调查表,困难问卷,QCD,问卷调查结果,非功能,家庭因素,受损率,中男,男童,女童,之比,多因素分析,哀求,做作业时,作业时间,溺爱型,保护因素,早期预防
AB值:
0.2886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