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EBPs)的关联及性别差异,为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6月选取安徽省阜阳、芜湖、六安3个地区城乡幼儿园9 647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ACEs-IQ)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调查母亲ACEs及学龄前儿童EBPs.结果 学龄前儿童困难问题、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障碍、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检出率分别为17.4%,16.3%,18.3%,22.7%,34.2%,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不同类型ACEs均与学龄前儿童EBPs的发生风险升高有关(OR=1.51~2.97,P值均<0.01);随着母亲ACEs种类数增加,儿童EBPs发生风险也随之上升(OR=3.13~9.61,P值均<0.01).母亲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社区暴力与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关联,男童高于女童(ROR值分别为1.25,1.26,1.41,P值均<0.05).结论 母亲ACEs与学龄前儿童EBPs发生风险的升高相关,关注母亲ACEs有益于学龄前儿童EBPs防控.
文献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母亲;情绪;行为;回归分析;儿童;学龄前
作者姓名:
余伟强;李若瑜;黄永玲;何海燕;彭春燕;王心柱;万宇辉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口健康与优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2;安徽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芜湖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六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阜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伟强;李若瑜;黄永玲;何海燕;彭春燕;王心柱;万宇辉-.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22(08):1130-1133,1138
A类:
EBPs,生活变动事件
B类:
童年期不良经历,学龄前儿童,儿童情绪,情绪行为问题,adverse,childhood,experiences,ACEs,emotional,behavioral,problems,性别差异,儿童身心,整群抽样,抽样方法,阜阳,芜湖,六安,幼儿园,世界卫生组织,I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困难问题,品行问题,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发生风险,风险升高,亲情,情感虐待,躯体虐待,社区暴力,男童,女童,ROR,有益于
AB值:
0.2736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