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还纳失败的预后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还纳失败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34例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166例,女性68例,年龄[
M(IQR)]62(12)岁(范围:33~89岁)。于2021年7月集中进行电话随访,重点了解患者造口是否还纳、还纳失败原因及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情况;还纳失败定义为术后超过12个月未能还纳。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还纳失败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
P<0.05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共165例患者术后造口还纳成功,还纳时间为(6.5±2.4)个月(范围:0.9~17.8个月),69例患者还纳失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手术方式、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癌胚抗原、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与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还纳失败相关(
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
OR=2.270,95%
CI:1.150~4.479,
P=0.018)、开腹手术(
OR=7.249,95%
CI:1.977~26.587,
P=0.003)、术前血红蛋白<120 g/L(
OR=3.092,95%
CI:1.566~6.105,
P<0.01)、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OR=4.375,95%
CI:1.686~11.349,
P=0.002)、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OR=7.065,95%
CI:2.591~19.264,
P<0.01)是直肠癌手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还纳失败的预后因素。
结论:对于年龄>65岁、拟行开腹手术、术前血红蛋白<120 g/L的直肠癌患者,预防性回肠造口有还纳失败的风险,应充分评估后进行选择。减少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成功还纳预防性回肠造口。
文献关键词:
直肠肿瘤;回肠造口术;造口还纳;因素分析,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东明;宋建宁;杨鋆;金岚;杨盈赤;张忠涛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东明;宋建宁;杨鋆;金岚;杨盈赤;张忠涛-.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还纳失败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22(08):756-761
A类:
B类:
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预后因素分析,直肠癌手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肠造口患者,IQR,电话随访,失败原因,肿瘤术后,术后复发,移情,Fisher,概率法,临床指标,多因素分析,术后造口,造口还纳,合并症,手术方式,癌胚抗原,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开腹手术,直肠肿瘤
AB值:
0.1469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