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县域陆路交通优势度格局演化及经济效应
文献摘要:
基于2009年、2014年和2018年全国陆路交通数据,集成路网密度、人口加权平均交通邻近度和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构建陆路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刻画2009-2018年中国县域陆路交通的规模、邻近水平和通达水平,揭示陆路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经济效应.研究表明:①2009-2018年中国陆路交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陆路交通优势度增长热点具有由城镇密集区向区际通道拓展的特征,与"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密切相关,陆路交通劣势主要位于西部、东北和省际边界地区,是交通均衡发展补短板的关键区域.②中国陆路交通优势区域的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其演化过程大致经历极核式、点轴式和轴辐式3个阶段,未来交通建设应强化重要区域、交通主轴、关键走廊之间的衔接.③中国陆路交通优势度的总体经济效应为显著正效应,其间接效应约为直接效应的1.5倍.但是交通建设并不总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交通优势的不同维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在不同区域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也存在差异,需要重视区位优势度改善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文献关键词:
陆路交通优势度;格局演化;经济效应;中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舒婷;李裕瑞;潘玮;王武林;金凤君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长沙41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舒婷;李裕瑞;潘玮;王武林;金凤君-.中国县域陆路交通优势度格局演化及经济效应)[J].地理学报,2022(08):1937-1952
A类:
陆路交通优势度
B类:
格局演化,经济效应,交通数据,路网密度,加权平均,区位优势度,优势度评价,通达,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交通建设,度增长,密集区,区际,城市化战略,交通劣势,省际边界,边界地区,补短板,关键区域,优势区域,点轴式,轴辐式,要区,主轴,走廊,总体经济,正效应,其间,间接效应,应约,直接效应,县域经济增长,不同维度,区域背景,经济发展阶段,负面效应
AB值:
0.2903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