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效应——以张掖市为例
文献摘要:
开展复合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效应研究可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强化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以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的典型区域张掖市为例,基于1987年、2000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以乡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引入相对优势度指数划分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研究复合系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效应.结果表明:(1)张掖市复合系统呈现地域分异特征,由南部山地系统,中部绿洲系统和北部荒漠系统构成;山地系统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绿洲系统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荒漠系统以未利用地为主.(2)从时间上看,2000-2018年各系统的土地利用变化更强烈,其中,绿洲系统的耕地面积增加量最大,为363.08km2,荒漠系统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为78.23%.各系统土地利用转移模式为:山地系统以草地转耕地为主,绿洲系统和荒漠系统以未利用地转耕地为主.(3)张掖市复合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其中,荒漠系统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增幅最大,各子系统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山地系统>绿洲系统>荒漠系统,耕地对各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贡献量最大.(4)张掖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协同效应大于权衡效应,其中荒漠系统的生态服务之间均为协同关系,山地系统中供给服务与其他服务呈现权衡关系,占比32.73%,绿洲系统中调节服务与其他服务呈现权衡关系,占比18.18%.
文献关键词:
复合系统;绿洲;未利用地;生态系统;干旱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姚礼堂;张学斌;周亮;罗君;王梓洋;雷越;李意霞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礼堂;张学斌;周亮;罗君;王梓洋;雷越;李意霞-."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效应——以张掖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20):8138-8151
A类:
08km2
B类:
绿洲,荒漠,复合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张掖市,复合生态系统,国土空间格局,生态系统管理,干旱区,典型区域,土地利用数据,乡级,基本单元,相对优势度,地域分异,分异特征,系统构成,林地和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各系,耕地面积,增加量,土地利用转移,转移模式,生态服务价值,系统生态,价值量,贡献量,协同关系,权衡关系,调节服务
AB值:
0.24669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