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兔眼玻璃体腔连续注射不同剂量更昔洛韦视网膜毒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初步探索健康兔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更昔洛韦的安全剂量范围,并观察兔眼玻璃体腔连续注射不同剂量更昔洛韦的视网膜毒性。方法:将10只健康新西兰无色素兔平均分为5组,每组各2只兔。每组分别往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1 mg/0.025 ml、2 mg/0.025 ml、5 mg/0.025 ml、10 mg/0.025 ml及0.025 ml生理盐水(对照组)。干预1周后对兔眼行超广角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暗适应条件下测定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最大混合反应(Max-R),明适应条件下测定视锥细胞反应(Cone-R)和30 Hz闪烁反应(30 Hz-R)。将24只健康新西兰无色素兔随机分为小剂量实验组、小剂量对照组和大剂量实验组、大剂量对照组,每组6只兔,以右眼为实验眼。大剂量实验组兔眼连续注射更昔洛韦2 mg/0.025 ml,1次/周,共4次。小剂量实验组兔眼注射1 mg/0.025 ml更昔洛韦,诱导期为2次/周,共4次;维持期为1次/周,共2次。大剂量对照组、小剂量对照组兔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0.025 ml生理盐水。每次注射前1 d及末次注射后1周行全视野ERG检查,暗适应条件下测定Max-R,明适应条件下测定Cone-R和30 Hz-R;注射前1 d及末次注射后1周行OCT检查;末次注射后1周处死各组实验兔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结构。不同时间Max-R、Cone-R的a波和b波振幅以及30 Hz-R振幅比较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健康兔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1 mg或2 mg更昔洛韦1周后未见超广角眼底照相、OCT、ERG异常结果。健康兔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5 mg更昔洛韦1周后可见眼底血管堵塞、视网膜前出血,ERG可见Max-R、Cone-R的a波和b波振幅以及30 Hz-R振幅略有下降。健康兔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10 mg更昔洛韦1周后还可见视网膜坏死、渗出性改变,OCT提示坏死区域视网膜组织水肿、层次不清,ERG可见Max-R、Cone-R的a波和b波振幅以及30 Hz-R振幅明显下降。连续注射更昔洛韦1周后,小剂量实验组、大剂量实验组兔眼视网膜均未见出血、渗出;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连续,未见视网膜水肿或其他结构异常。与大剂量对照组、小剂量对照组比较,连续注射更昔洛韦1周后大剂量实验组、小剂量实验组兔眼ERG的暗适应Max-R a波( Z=-0.160、0.000)和b波( Z=-0.321、0.000)、明适应Cone-R a波( Z=-0.641、-0.641)和b波( Z=-0.321、-0.160)振幅以及30 Hz-R振幅( Z=-0.321、-0.1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大剂量实验组、小剂量实验组兔眼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玻璃体腔连续注射更昔洛韦1、2 mg均未对健康兔眼造成明显视网膜毒性。
文献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更昔洛韦;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毒性;最大耐受剂量
作者姓名:
陈伟彬;赵明威;苗恒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眼视光中心、眼科眼病与视光医学研究所、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 北京 10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伟彬;赵明威;苗恒-.兔眼玻璃体腔连续注射不同剂量更昔洛韦视网膜毒性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2(11):916-924
A类:
超广角眼底照相
B类:
不同剂量,更昔洛韦,毒性研究,初步探索,单次注射,安全剂,新西兰,无色,平均分,玻璃体腔注射,ml,生理盐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暗适应,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混合反应,Max,Cone,闪烁,小剂量,大剂量,右眼,诱导期,维持期,处死,实验兔,苏木,木精,伊红,光学显微镜,显微镜下,视网膜结构,振幅比,非参数检验,眼底血管,管堵,渗出性,死区,组织水肿,见出,视网膜水肿,结构异常,观察发现,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毒性,最大耐受剂量
AB值:
0.1967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