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γ-分泌酶抑制剂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Nocth1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PF级出生后第7天(P7)的幼鼠与C57BL/6J母鼠共同饲养于含75%氧气的氧箱中5 d,然后放回正常氧气环境下饲养,以制备OIR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4只OIR小鼠分为OIR组、OIR+DMSO组和OIR+DAPT组,每组18只,所有小鼠右眼作为实验眼。OIR+DAPT组和OIR+DMSO组在P14小鼠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10 mmol/L DAPT和DMSO溶液1 μl,OIR组不予注射。P17时处死各组小鼠,摘出眼球后分离视网膜,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otch1信号通路蛋白及其下游Hes1蛋白、视网膜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制备视网膜铺片,采用同工凝集素(IB4)染色视网膜血管,计算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定义为新生血管面积/视网膜总面积×100%;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结果:OIR+DAPT组、OIR组和OIR+DMSO组小鼠视网膜中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0.06、1.00±0.00和1.03±0.08,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0±0.08、1.00±0.00和1.02±0.0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0.62、53.65,均 P<0.01)。OIR+DAPT组小鼠视网膜中Notch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OIR组和OIR+DM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OIR+DAPT组、OIR组和OIR+DMSO组小鼠视网膜中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9±0.12、1.00±0.00和0.94±0.07,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4±0.07、1.00±0.00和1.04±0.10,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9.32、31.63,均 P<0.01),与OIR组和OIR+DMSO组比较,OIR+DAPT组小鼠视网膜中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OIR+DAPT组、OIR组和OIR+DMSO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分别为(8.82±2.71)%、(22.32±5.34)%和(20.27±3.36)%,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分别为38.17±3.29、60.83±5.11和58.67±4.75,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3.72、39.44,均 P<0.01)。与OIR组和OIR+DMSO组比较,OIR+DAPT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缩小,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DAPT可抑制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促使M1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来实现。
文献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视网膜新生血管;γ-分泌酶抑制剂;Notch1信号通路;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
作者姓名:
程志兴;谢洁;孟倩丽
作者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
引用格式:
[1]程志兴;谢洁;孟倩丽-.γ-分泌酶抑制剂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Nocth1信号通路调控机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11):1031-1037
A类:
Nocth1,OIR+DMSO,OIR+DAPT
B类:
酶抑制剂,对视,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形成,调控机制,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可能机制,SPF,出生后,P7,幼鼠,C57BL,6J,母鼠,饲养,后放,放回,常氧,右眼,P14,不予,P17,处死,摘出,眼球,blot,通路蛋白,白及,Hes1,视网膜小胶质细胞,M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精氨酸酶,Arg,相对表达量,凝集素,IB4,视网膜血管,新生血管面积,总面积,苏木,木素,伊红,染色法,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数量,白相,玻璃体腔注射,可抑制
AB值:
0.1723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