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国际分类的一致性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经验眼科医师对严重病理性近视(PM)黄斑病变国际分类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的严重PM黄斑病变患者102例171只眼纳入研究。详细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等临床资料。从事PM诊疗与研究的6名不同临床经验医师(A、B、C、D、E、F)分别独立对患者彩色眼底像进行判读并对严重PM黄斑病变进行PM荟萃分析(META-PM)分类和萎缩(atrophy)-牵拉(traction)-新生血管(neovascular)相关新型分类系统(ATN分类)中萎缩(A)分类进行分类;依据ATN分类中牵拉(T)分类标准,对OCT图像进行判读并分类,其中T0再细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存在和脉络膜薄变、脉络膜新生血管伴部分RPE和脉络膜萎缩、RPE和脉络膜萎缩等3类。板层黄斑裂孔无法采用ATN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定义为TX。采用Kappa( κ)检验分析医师A、B、C、D、E与F间分类结果的一致性。 κ值≤0.4为一致性较低,0.4< κ值≤0.6为一致性中等, κ值>0.6为一致性较强。 结果:102例171只眼中,男性20例37只眼(19.6%,20/102 ),女性82例134只眼(80.4%,82/102);年龄(61.97±8.78)岁;眼轴长度(30.87±1.93)mm;等效球镜度(-16.56±7.00)D. META-PM分类和ATN分类中萎缩(A)分类结果,医师A、B、C、D、E与医师F的一致性分别为73.01%、77.19%、81.28%、81.28%、88.89%;κ值分别为0.472、0.538、0.608、0.610、0.753。ATN分类中牵拉(T)分类T0、T1、T2、T3、T4、T5分别为109、18、11、12、9、8只眼;TX者4只眼。结论:不同临床经验医师对严重PM黄斑病变分类的一致性存在差异,随临床经验的积累其一致性会逐渐提高。
文献关键词:
近视,退行性;黄斑病变;一致性
作者姓名:
何海龙;齐越;方雨新;马雅;刘卓琳;宋昊;金子兵
作者机构: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05;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 10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海龙;齐越;方雨新;马雅;刘卓琳;宋昊;金子兵-.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国际分类的一致性评估)[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2(06):510-515
A类:
彩色眼底像,neovascular
B类: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一致性评估,临床经验,眼科,重病,PM,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患者年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别独立,判读,荟萃分析,META,atrophy,牵拉,traction,分类系统,ATN,分类标准,T0,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新生血管,板层,黄斑裂孔,TX,Kappa,检验分析,眼中,T4,T5,退行性
AB值:
0.2447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