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分布特征及肥厚型脉络膜诊断界线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人脉络膜厚度的分布情况并界定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招募的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PCD)以及正常人研究队列中正常者230人446眼进行脉络膜厚度分布分析,并选取其中屈光度、年龄及性别与PCD组匹配者199人382眼进行似然比分析。纳入PCD患者274例314眼作为PCD组,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133例149眼、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81例95眼、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70眼进行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界值研究。所有受试者接受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扩瞳眼底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采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采集黄斑区9 mm×9 mm范围B扫描图像,用仪器自带TABS软件获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预研究分区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SFCT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SFCT的影响因素;采用似然比检验界定校正年龄及屈光度后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值。结果: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正常眼SFCT与年龄呈负相关(
r=-0.34,
P<0.001),男性及女性正常人SFCT与年龄均呈负相关(
r=-0.43,
P<0.001;
r=-0.38,
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近视度数与SFCT呈弱正相关(
rs=0.19,
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屈光度是正常人SFCT的影响因素(均
P<0.001)。20~39岁组、40~59岁组、60~79岁组、≥80岁组正常人肥厚型脉络膜的临界诊断值分别为320~330、330~340、250~275、200~225 μm。正常人20~39岁、40~59岁和≥60岁组中肥厚型脉络膜的占比分别为14.71%(10/68)、24.48%(47/192)和28.89%(55/1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70,
P=0.046;LR=6.579,
P=0.037),其中≥60岁组占比明显高于20~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82,
P=0.014;LR=6.479,
P=0.011)。
结论:正常人不同年龄中肥厚型脉络膜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和屈光度是SFCT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脉络膜厚度;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似然比检验;正常人;诊断界线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新媛;邱冰洁;王艳红;李志清;曾依云;陈晓思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新媛;邱冰洁;王艳红;李志清;曾依云;陈晓思-.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分布特征及肥厚型脉络膜诊断界线值)[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06):548-555
A类:
诊断界线值,TABS,肥厚型脉络膜疾病,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B类:
正常人,人脉,厚度分布,横断面研究,北京同仁医院,招募,PCD,研究队列,中正,正常者,屈光度,中心性,浆液,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扫描成像,黄斑区,扫描图像,自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预研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线性相关,秩相关分析,分析评估,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似然比检验,近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R,独立影响因素
AB值:
0.1543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