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条芩与枯芩的指纹图谱建立、抗炎活性及谱效关系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建立条芩与枯芩的指纹图谱,考察两者的抗炎活性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5批条芩和5批枯芩的指纹图谱;采用SIMCA 14.1软件,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影响条芩和枯芩质量的差异标志物;以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的抑制率为指标,评价条芩和枯芩的抗炎活性并计算其抑制NO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谱效关系;以50μg/mL质量浓度下各组细胞的NO、IL-1β、IL-6抑制率为指标,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批条芩和5批枯芩共有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0.共有8个峰的VIP值>1,依次为峰14、12、15、6、10、13、11、4.在50μg/mL质量浓度下,枯芩提取物对NO、IL-6、IL-1β的抑制率及平均EC50分别为62.14%~71.13%、3.32%~18.38%、93.12%~95.47%、25.35μg/mL,条芩提取物分别为39.52%~50.19%、6.21%~22.55%、94.10%~96.44%、58.63μg/mL;枯芩提取物的平均NO抑制率显著高于条芩提取物,平均EC50、IL-6抑制率均显著低于条芩提取物(P<0.05);两者平均IL-1β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2~3、5~8、10~11与NO抑制率的关联度均大于0.8,峰2、5、8~9与IL-1β抑制率的关联度均大于0.9,15个共有峰与IL-6抑制率的关联度均小于0.8.10批样品可聚为2类,K1~K5为一类,T12~T16为一类.结论 在50μg/mL质量浓度下,枯芩提取物对NO的抑制作用强于条芩提取物,对IL-6的抑制作用弱于条芩提取物,对IL-1β的抑制作用与条芩提取物相当;初步确定峰6、10~11对应成分为条芩与枯芩抗炎活性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
文献关键词:
黄芩;条芩提取物;枯芩提取物;指纹图谱;抗炎活性;谱效关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传青;郭兰萍;王晓;于宗渊;陈龙;董红敬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 250355;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济南 25001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济南 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传青;郭兰萍;王晓;于宗渊;陈龙;董红敬-.条芩与枯芩的指纹图谱建立、抗炎活性及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药房,2022(12):1430-1435
A类:
枯芩提取物,条芩提取物
B类:
指纹图谱,抗炎活性,谱效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批条,SIMCA,变量重要性,VIP,差异标志物,脂多糖,LPS,单核巨噬细胞,RAW264,上清液,一氧化氮,抑制率,半数有效浓度,EC50,灰色关联分析,共有峰,K1,K5,T12,T16,主要化学成分,黄芩
AB值:
0.1961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