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冠突散囊菌来源的2-6-H-5-B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冠突散囊菌来源的苯甲醛衍生物(2-6-H-5-B)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经不同浓度的苯甲醛衍生物(2-6-H-5-B)(25,50和100 μmol·L-1)及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0.5μmol·L-1)预处理1h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100 ng·mL-1脂多糖刺激诱导24 h.采用Griess试剂法检测NO释放水平,ELISA法分析TNF-α、IL-6和MCP-1的表达水平,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AMPK、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化合物2-6-H-5-B可以显著抑制活化的巨噬细胞NO(P<0.01或P<0.05)、TNF-α(P<0.01)、IL-6(P<0.01)和MCP-1(P<0.01)的产生,表现出较好的抗炎活性.研究表明,2-6-H-5-B未能明显阻断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但可以显著增加p-AMPK的表达.结论 2-6-H-5-B是一个较有潜力的抗炎药物先导物,其抗炎活性可能与激活AMPK通路相关.
文献关键词:
苯甲醛衍生物(2-6-H-5-B);茯砖茶;冠突散囊菌;抗炎;RAW264.7巨噬细胞
作者姓名:
徐艳明;黄壹敏;石杰;周捷玲;周鸿艳;蒲洪;黄勇;刘建新
作者机构:
湖南医药学院药学院,新型抗体药物及其智能运输系统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合成生物学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怀化418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中南大学湘雅国际转化医学联合研究院,长沙410013
引用格式:
[1]徐艳明;黄壹敏;石杰;周捷玲;周鸿艳;蒲洪;黄勇;刘建新-.冠突散囊菌来源的2-6-H-5-B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2(02):161-167
A类:
B类:
冠突散囊菌,抗炎作用,苯甲醛,衍生物,脂多糖,RAW264,阳性对照,地塞米松,1h,Griess,放水,MCP,blotting,AMPK,MAPK,巨噬细胞,抗炎活性,抗炎药物,茯砖茶
AB值:
0.264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