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蓝激光成像技术微放大分型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估蓝激光成像技术(BLI)微放大分型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6月随机对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4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使用BLI微放大检查(放大40~60倍),计算其诊断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共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231例,非萎缩性胃炎189例.共活检822处病灶.其中,萎缩性病灶376处,非萎缩性病灶446处;根据团队以往经验,将慢性胃炎BLI微放大分为四型:菊花绒毛型(共106处)、结节绒毛型(共203处)、鱼鳞型(共20处)和规则型(共493处).106处菊花绒毛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88处,非萎缩性病灶18处,诊断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83.0%(88/106);203处结节绒毛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170处,非萎缩性病灶33处,诊断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83.7%(170/203);20处鱼鳞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18处,非萎缩性病灶2处,诊断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90.0%(18/20);493处规则型病灶中,萎缩性病灶100处,非萎缩性病灶393处,诊断非萎缩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79.7%(393/493).菊花绒毛型、结节绒毛型和鱼鳞型三型联合诊断萎缩性病灶的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8.1%,阳性预测值为83.9%,阴性预测值为79.7%,准确度为81.4%,诊断中重度萎缩性病灶的敏感度可提升至85.7%.结论 BLI微放大分型有助于提高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内镜识别度及诊断率,尤其是中重度萎缩性病灶.
文献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内镜检查;蓝激光成像技术;微放大;诊断
作者姓名:
陈超;汪涛;刘文祥;张宁宁;黄福秀;梁志民;徐衍;赵慧;殷健
作者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消化内科医学部,北京 100048;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消化内科,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超;汪涛;刘文祥;张宁宁;黄福秀;梁志民;徐衍;赵慧;殷健-.蓝激光成像技术微放大分型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灶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22(08):59-64
A类:
鱼鳞型
B类:
蓝激光成像技术,微放大,诊断价值,BLI,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慢性胃炎患者,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慢性萎缩性胃炎,活检,菊花,花绒,绒毛,联合诊断,中重度,高慢,识别度,诊断率,肠上皮化生,内镜检查
AB值:
0.1101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