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关系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患者268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胃泌素17(G17)及胃蛋白酶原(PG)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G患者中脾胃虚弱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肝胃不和证(22.4%)、脾胃湿热证(17.9%)、胃阴不足证(13.4%)、胃络瘀血证(9.8%).CAG患者中医各个证型不同年龄段及病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中医各个证型在性别、饮酒及吸烟、家族史分布及有无伴糜烂及胆汁反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各证型G17、PGⅠ水平比较发现,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水平较高,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较低(P<0.01);其中胃络瘀血证组最低.各证型血清PGⅡ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较高,脾胃虚弱证组最低.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与其余3组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GⅠ水平是影响CAG中医侯证分布的相关因素.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以脾胃虚弱证为主,中医证型的分布受PGⅠ水平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作者姓名:
汪悦;邹晓华;章小平;李明;查安生
作者机构:
23003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引用格式:
[1]汪悦;邹晓华;章小平;李明;查安生-.2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关系的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07):817-821
A类:
B类: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胃蛋白酶原,胃泌素,CAG,中医院,G17,PG,统计学分析,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饮酒,家族史,糜烂,胆汁反流,面无
AB值:
0.1116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