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VdToxD1和VdToxD3调控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萌发
文献摘要: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是一种土传性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660多种植物,引发黄萎病.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侵染后期形成的特殊休眠结构,可在土壤中存活14年,是黄萎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本研究在前期大丽轮枝菌萌发与休眠微菌核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微菌核休眠状态高表达的VdToxD1和VdToxD3基因进行功能研究.结果发现,VdToxD1和VdToxD3敲除突变体菌株的微菌核萌发率分别为87.3%和86.0%,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的64.0%;负调控微菌核萌发的转录因子VdCrz1与VdToxD1上游的-937 bp到-349 bp中的特定基序结合,与VdToxD3上游的-752 bp到-496 bp中的特定基序结合,结合位点均位于2个基因的启动子区.
文献关键词:
ToxD基因;VdCrz1转录因子;微菌核;萌发;休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永红;刘涛;商文静;秦君;胡小平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永红;刘涛;商文静;秦君;胡小平-.VdToxD1和VdToxD3调控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萌发)[J].菌物学报,2022(12):1980-1991
A类:
VdToxD1,VdToxD3,VdCrz1,ToxD
B类: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Verticillium,dahliae,植物病原真菌,发黄,黄萎病,初侵染,转录组分析,休眠状态,功能研究,敲除突变体,萌发率,野生型,负调控,bp,基序,结合位点,启动子区
AB值:
0.2232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