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误诊1例
文献摘要:
患者,女,20岁,2010—2012年因双眼持续眼红和异物感多次在不同医院就诊,均诊断为变应性结膜炎,用地塞米松、环孢素、普拉洛芬、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及地塞米松注射液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球周注射,效果不佳且逐渐加重,最终双眼睑、球结膜被覆约1 mm厚的舌形暗红色鱼肉样组织,无出血及渗出(图1)。患者于2013年4月在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眼科经专家会诊建议转诊北京协和医院,5月经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淋巴瘤诊断研究中心会诊并行病理检查,可见结膜表面被覆复层上皮,上皮下大量淋巴细胞聚集,细胞小而单一,弥漫分布,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D20和CD79a弥漫阳性,CD5阴性,CD3散在阳性(图2)。病理诊断:(眼结膜)非霍奇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建议行局部放射治疗。眼眶CT平扫示双眼眼睑下软组织增厚,最厚处约0.85 cm,双侧基本对称。PET-CT检查结果提示眼睑淋巴瘤,伴氟代脱氧葡萄糖高代谢(眼睑皮肤略增厚,呈片状不均质放射性摄取增高,最高SUV 4.0,以右侧为著),全身检查相关指标正常。2013年7月24日至8月16日患者以结膜B细胞淋巴瘤在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接受双眼放射疗法,剂量为DT 3 600 cGy/18 f,每天1次,每周5次,治疗期间眶周照射野皮肤发红,角膜上皮水肿,结膜表面仍覆盖淡红色鱼肉样组织,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点眼。出院时双眼视力0.5,双眼角膜上皮弥漫点状浸润,上下眼睑仍呈现鱼肉状组织,边界不清。给予角膜营养药物局部应用,2周后角膜上皮正常,停用药物。治疗后1个月复诊,双眼视力1.0,角膜透明,上下眼睑肿瘤组织消退,结膜略充血(图3)。出院后1年复诊,双眼未见明显异常,18个月双眼矫正视力0.5,晶状体混浊,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于2018年生育一子,母子均健康,肿瘤未复发,无其他并发症。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巩磊;李莹;肖瑛;董嫱
作者机构: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济南 250000;北京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 100730;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济南 250000;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眼科,济南 271100
引用格式:
[1]巩磊;李莹;肖瑛;董嫱-.结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误诊1例)[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08):751-752
A类:
B类: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误诊,双眼,眼红,异物感,变应性结膜炎,环孢素,普拉洛芬,妥布霉素滴眼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球周注射,球结膜,被覆,舌形,暗红色,鱼肉,肉样,渗出,济南市,历下区,眼科,会诊,转诊,北京协和医院,月经,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临床医学研究,医学研究所,诊断研究,病理检查,复层,细胞聚集,弥漫,椭圆形,核仁,核分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79a,CD5,CD3,病理诊断,眼结膜,非霍奇金,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边缘带,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眼眶,平扫,软组织增厚,PET,氟代脱氧葡萄糖,高代谢,摄取,SUV,全身检查,山东大学,医院住院,放射疗法,DT,cGy,治疗期间,眶周,发红,角膜上皮,皮水,淡红色,眼角膜,点状,下眼睑,局部应用,后角,停用,复诊,眼睑肿瘤,肿瘤组织,消退,充血,出院后,矫正视力,晶状体混浊,眼白,白内障,摘出,术后恢复,一子,母子
AB值:
0.4185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