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结膜黑色素瘤一例
文献摘要:
患者男性,39岁。因右眼内眦部肿物切除术8个月余后肿物复发,于2020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诉术前右眼内眦部有黑色肿物,大小约为10 mm×10 mm,无结膜充血、眼痛及视力下降等症状,于外院行右眼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右眼结膜疑似黑色素细胞瘤,未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断未明。半年前右眼肿物复发,初始生长缓慢,近1个月余肿物生长迅速,无眼睑红肿、疼痛、视力下降及复视等症状。为力求进一步诊治以右眼结膜肿物收入院。主诉幼时右眼内眦部有一黑痣,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外伤史及过敏史。全身查体未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1.0,双眼眼压13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上睑鼻侧结膜及内眦部可见一棕黑色隆起肿物,大小约为23 mm×12 mm×10 mm,突向结膜囊内,并突出于睑裂之外,表面凹凸不平,遮盖鼻侧的部分角膜,下睑鼻侧结膜及球结膜黑色素沉着。见图1。B型超声(日本日立株式会社生产)扫描成像显示右眼鼻侧眼球表面中等偏低回声实性占位病变,内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日本日立株式会社生产)扫描可见病变内血流信号丰富。见图2A。uCT760型眼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检查示右侧眼睑结节状软组织影,形态不规则,呈浅分叶状,密度尚均匀,边界欠清,包绕于眼球前部。眼球形态正常,眼上下静脉及眼动脉未见明显扩张,眼外肌及视神经未见异常,眶壁骨质连续。见图2B。初步诊断为右眼结膜肿物,高度疑似黑色素瘤。在全身麻醉下行右眼结膜肿物切除术,术中见上穹窿结膜及内眦部一葡萄样棕黑色肿物,大小约为21 mm×16 mm,肿物形态不规则,光滑质软,基底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边界欠清,表面可见扩张的小血管。下方鼻侧结膜可见黑色素沉着,大小约为12 mm×7 mm。术中完整切除肿物。见图3。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右眼结膜上皮细胞型恶性黑色素瘤。见图4。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波形纤维蛋白(+)、P53(+)、S-100(+)、黑色素瘤相关抗原45(+)、黑色素-A抗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约为5%、P16(-)及细胞周期蛋白D1(-)。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结膜黑色素瘤(conjunctival melanoma,CM)。见图5。术后予以短期局部抗感染、抗炎及放射化学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肿瘤未复发。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王金锦;吕小辉;何珊;张璇;马建民
作者机构: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261035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71099 泰安中心医院眼科;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引用格式:
[1]王金锦;吕小辉;何珊;张璇;马建民-.结膜黑色素瘤一例)[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05):293-297
A类:
uCT760
B类:
一例,右眼,眼内,内眦,肿物,月余,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诉,无结,结膜充血,眼痛,视力下降,外院,术后病理,眼结膜,黑色素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半年前,无眼,眼睑,红肿,复视,幼时,黑痣,平素,否认,糖尿病史,外伤史,过敏史,查体,淋巴结肿大,左眼,双眼,眼压,mmHg,kPa,上睑,棕黑色,隆起,结膜囊,凹凸不平,遮盖,角膜,下睑,球结膜,色素沉着,本日,日立,株式会社,扫描成像,眼球,低回,回声,占位病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血流信号,2A,眼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海联,医疗科技,科技股份,股份有限公司,软组织,叶状,前部,眼动脉,眼外肌,视神经,未见异常,骨质,2B,全身麻醉,穹窿,周围组织,组织粘连,完整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膜上皮细胞,恶性黑色素瘤,示波,纤维蛋白,P53,肿瘤细胞,细胞的增殖,增殖指数,P16,细胞周期蛋白,D1,conjunctival,melanoma,CM,抗感染,放射化学,化学治疗
AB值:
0.3528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