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度近视白内障双眼术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早期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第1眼和第2眼手术前后早期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变化,为短期内第2眼手术的意义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白内障中心手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8例(96眼),患者眼轴长度≥27.0 mm,近视屈光度<-6.0 D。视力较差眼先手术,间隔2~4周行第2眼手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主观视功能(VF)和生存质量(QOL)问卷调查量表评估手术前后VF和QOL变化;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客观散射指数值(OSI)以及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第1眼和第2眼各数据间的差异。
结果::第1眼术后1周BCVA(LogMAR)为0.20±0.35,等效球镜度(SE)为(-2.42±0.84)D,第2眼BCVA(LogMAR)为0.57±0.29,SE为(-19.30±4.65)D;VF问卷调查显示第1眼术后1周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周边视野、视觉适应及立体视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提高(
t=-16.16、-18.65、-9.79、-9.94,均
P<0.001);第2眼术后1周这4项功能均较第1眼术后1周进一步提高(
t=-34.32、-14.87、-15.95、-21.36,均
P<0.001);双眼术后3个月与第2眼术后1周仅周边视野和立体视功能进一步提高(
t=-2.27,
P=0.030;
t=2.37,
P=0.020)。QOL问卷显示第1眼术后1周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心理状况量表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
t=-31.52、-21.79、-19.68、-14.16,均
P<0.001);第2眼术后1周心理状况量表分值较第1眼术后明显提高(
t=-12.50,
P<0.001)。OQAS-II检查显示第1眼和第2眼术后1周和3个月OSI均较其术前明显降低(
t=17.15、-19.54、9.61、10.18,均
P<0.001),MTF cutoff均较术前提高(
t=10.58、-11.65、-8.23、-9.15,均
P<0.001)。
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第1眼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第2眼手术可进一步改善视功能并提升心理健康状况。
文献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高度近视;视功能;视功能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娅萍;曲来强;冉团政;严宏
作者机构: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陕西省眼科医院,西安 7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娅萍;曲来强;冉团政;严宏-.高度近视白内障双眼术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早期变化)[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11):827-833
A类:
视功能问卷调查
B类:
高度近视,双眼,后视,生存质量,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西安市,眼轴长度,屈光度,先手,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VF,QOL,调查量表,量表评估,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客观散射指数,指数值,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LogMAR,等效球镜度,SE,主观视觉质量,视觉适应,立体视,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白内障手术
AB值:
0.2697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