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染色体核型正常获得性低增生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且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基于髂骨穿刺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细胞形态学表现为染色体核型正常获得性低增生性骨髓衰竭综合征(BMF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初诊的194例获得性低增生性BMF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重新诊断分型,分析各诊断分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推荐该类患者进行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的积分系统。结果:194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获得性低增生性BMFS患者,基于髂骨骨髓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 152例,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29例,意义未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CCUS)13例,结合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后分别有42.8%(65/152)、24.1%(7/29)和30.8%(4/13)患者最终诊断为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胸骨骨髓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AA与hypo-MDS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对结合胸骨骨髓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AA和hypo-MDS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外周血血细胞参数和髂骨骨髓实验室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
OR=6.647,95%
CI 1.954~22.611,
P=0.002,积2分)、NALP阳性指数≤160(
OR=2.654,95%
CI 1.214~5.804,
P=0.014,积1分)、髂骨骨髓流式红系表型异常(
OR=6.200,95%
CI 1.165~32.988,
P=0.032,积2分)及有DAT(DNMT3A、ASXL1、TET2)基因突变(
OR=4.809,95%
CI 1.587~14.572,
P=0.005,积1分)均为影响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获得性低增生性BMFS患者结合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后诊断为hypo-MDS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对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评估,AIC=186.1。当积分≥2分时诊断为hypo-MDS的特异性为91.7%,阳性预测值为80.6%。
结论: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获得性低增生性BMFS患者,仅通过髂骨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可能产生误诊。我们提出一项积分系统,当积分≥2分时强烈建议该类患者进行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分型。
文献关键词:
骨髓衰竭综合征;低增生;细胞形态学;胸骨骨髓检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佳;秦铁军;曲士强;潘丽娟;张培红;李冰;肖志坚;徐泽锋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天津 300020;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天津 301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佳;秦铁军;曲士强;潘丽娟;张培红;李冰;肖志坚;徐泽锋-.胸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染色体核型正常获得性低增生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且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11):928-933
A类:
BMFS,ICUS,胸骨骨髓检查
B类:
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核型,获得性,低增生,骨髓衰竭综合征,诊断价值,髂骨,刺骨,骨髓活检,活检组织,组织切片,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血液学,初诊,新诊断,预后差异,多因素分析,形态学分析,积分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AA,特发性,血细胞减少,CCU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总生存率,外周血血细胞,血细胞参数,实验室特征,NALP,DAT,DNMT3A,ASXL1,TET2,基因突变,预测因素,赤池信息准则,AIC,预测效能,效能评估,阳性预测值,组织病理学,误诊,强烈建议,细胞形态学检查
AB值:
0.1910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