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自我关怀在青少年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自我关怀在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和自我关怀量表对抽取的626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和PROCESS v 2.16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男生的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低于女生[(63.52±8.47)分,(65.48±9.07)分]( t=-2.79, P<0.01),自我关怀[(37.68±5.26)分,(36.49±5.75)分]、孤独感[(37.74±10.44)分,(36.01±10.48)分]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t=2.70,2.06,均 P<0.05)。留守和非留守学生的家庭亲密度[(63.67±8.71)分,(64.74±8.85)分]、自我关怀[(37.45±5.71)分,(36.98±5.49)分]和孤独感得分[(36.60±10.52)分,(36.96±10.49)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9,-0.87,0.38,均 P>0.05)。七年级的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低于八年级、十年级、十一年级( P<0.01),十年级的自我关怀得分显著低于七年级、十一年级( P<0.05),十一年级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八年级、十年级( P<0.05)。青少年家庭亲密度[(64.50±8.82)分]与自我关怀[(37.09±5.54)分]呈正相关( r=0.22, P<0.01),家庭亲密度、自我关怀与孤独感[(36.88±10.49)分]均呈负相关( r=-0.28,-0.27;均 P<0.01)。青少年自我关怀在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9%。 结论:家庭亲密度不仅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还可以通过自我关怀的中介作用影响孤独感。
文献关键词:
自我关怀;家庭亲密度;孤独感;青少年;中介作用
作者姓名:
杨紫欣;李亚静;孟维颖;沈瑶瑶;马红霞
作者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唐山 063000;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引用格式:
[1]杨紫欣;李亚静;孟维颖;沈瑶瑶;马红霞-.自我关怀在青少年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05):444-449
A类:
B类:
自我关怀,用家,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孤独感量表,PROCESS,统计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男生,女生,留守学生,七年级,八年级,十一年,一年级,部分中介作用,作用影响
AB值:
0.1137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