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血清学反应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阿帕替尼治疗过程中的血清学疗效反应与传统结构影像学疗效评价的疾病进展趋势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阿帕替尼治疗局部进展和(或)转移性RAIR-DTC的Ⅱ期临床试验患者19例,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46.0(41.0,57.5)岁。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变化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CIST 1.1)结构影像学疗效评估及疾病进展趋势的关系;探讨剂量调整后Tg变化和结构影像学上靶病灶最大径变化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1)中位随访49.41个月,19例患者基线期Tg为363.20(13.08,2 490.50) μg/L,血清Tg治疗响应时间为0.47(0.47,0.98)个月,依据RECIST 1.1标准的靶病灶治疗响应时间为1.80(1.30,1.90)个月。初始治疗2周、4周、8周后,全队列中位Tg分别下降38.68%、64.70%和78.94%,8周后中位靶病灶最大径缩小幅度为33.48%。根据患者最佳疗效反应,将其分为部分缓解(PR)组(15例)和疾病稳定(SD)组(4例),PR组与SD组患者中位Tg下降幅度分别为87.00%与28.79%,相应组别中位靶病灶最大径缩小幅度分别为45.00%与21.22%。据末次疗效评估,将患者分为疾病进展(PD)组(13例)和非PD(包括PR和SD)组(5例),PD组患者中位Tg升高幅度大于非PD组(381.55%与175.43%; U=10.00, P=0.037)。第1次剂量调整后,Tg升高幅度与对应靶病灶最大径增大幅度分别为167.31%与2.14%,第2次剂量调整后两者分别为231.06%与9.73%。第1次剂量调整前后Tg变化及对应靶病灶最大径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3.06和-2.23, P值:0.002和0.026)。 结论:在阿帕替尼治疗RAIR-DTC中,相较于传统影像学(RECIST 1.1),Tg可更灵敏地反映阿帕替尼疗效及疾病进展趋势。
文献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疗法;甲状腺球蛋白;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预后
作者姓名:
孙郁青;慕转转;魏星;张鑫;王湘;林岩松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730;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22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0730
引用格式:
[1]孙郁青;慕转转;魏星;张鑫;王湘;林岩松-.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血清学反应评估)[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2(11):644-649
A类:
B类:
阿帕替尼,局部晚期,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血清学,RAIR,DTC,治疗过程,结构影像,影像学疗效,疾病进展,进展趋势,北京协和医院,局部进展,转移性,临床试验,中男,清甲,甲状腺球蛋白,Tg,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疗效评估,剂量调整,Mann,Whitney,Wilcoxon,符号秩检验,检验分析,响应时间,初始治疗,全队,别下,小幅度,部分缓解,PR,组别,更灵,甲状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疗法,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AB值:
0.26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