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8F-FDG PET/CT在预测T1~2期肺腺癌气腔内播散中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
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在T1~2期肺腺癌气腔内播散(STAS)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行
18F-FDG PET/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1~2期肺腺癌患者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19~84 (59.9±11.8)岁]。依据病理结果分为STAS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标志物、SUV
max、SUV
mean、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征象(径线、位置、形态、密度、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和周围肺气肿)、病理学特征(微乳头状结构、脉管侵犯、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诊断T1~2期肺腺癌患者STAS的效能。
结果:80例T1~2期肺腺癌患者中,12例(15.0%)STAS阳性,68例(85.0%)STAS阴性。SUV
max、SUV
mean、微乳头状结构、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在2组患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值:-2.60、-2.17;
χ2值:29.56、9.28、17.40,
P<0.001或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UV
max[比值比(
OR)=1.348(95%
CI:1.071~1.695),
P=0.011]、微乳头状结构[
OR =47.444(95%
CI:4.592~490.214),
P=0.001]、淋巴结转移[
OR =8.201(95%
CI:1.129~59.576),
P=0.038]为肺腺癌STAS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示SUV
max最佳界值为3.85时,AUC为0.737 (95%
CI: 0.614~0.859),灵敏度为11/12,特异性为55.9%(38/68),准确性为61.2%(49/80);SUV
max联合微乳头状结构、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45(95%
CI: 0.892~0.999),灵敏度为11/12,特异性为88.2%(60/68),准确性为88.7%(71/80)。
结论: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与肺腺癌STAS状态有关,肺腺癌的SUV
max>3.85、病理为微乳头状结构且伴有淋巴结转移,预测肺腺癌STAS发生的准确性高。
文献关键词:
肺肿瘤;腺癌;肿瘤侵润;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氟脱氧葡萄糖F18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段晓蓓;陈相猛;黄斌豪;孙丽霞;邹伟强;伍日照;秦贵磷
作者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核医学科,江门 529030;江门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放射科,江门 529030;江门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病理科,江门 529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段晓蓓;陈相猛;黄斌豪;孙丽霞;邹伟强;伍日照;秦贵磷-.18F-FDG PET/CT在预测T1~2期肺腺癌气腔内播散中的临床应用
)[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2(05):263-268
A类:
B类:
18F,FDG,PET,气腔,播散,影像学特征,STAS,预测价值,江门市,中心医院,经手,手术病理,肺腺癌患者,病理结果,Mann,Whitney,Fisher,概率法,肿瘤标志物,SUV
,max,mean,HRCT,影像学征象,径线,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牵拉,肺气肿,病理学特征,微乳头状,脉管侵犯,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logistic,参数诊断,比值比,危险预测,预测因素,肺肿瘤,肿瘤侵润,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线计算,氟脱氧葡萄糖,F18
AB值:
0.2437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