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檗碱激活Nrf2通路减轻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程序性坏死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致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2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
n = 5):对照(S)组、脂肪肝(H)组、小檗碱(B)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组(ATRA,A组)。12周末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计算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比值);进行肝组织HE、Masson和油红O染色,采用SAF评分评价肝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即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磷酸化混合系列蛋白酶样结构域(p-MLKL)及Nrf2表达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与S组相比,H组血清ALT、AST、LDH、TG、TC、TNF-α、IL-1β水平及肝指数显著升高;肝组织充满空泡样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红色脂滴,Masson染色可见胶原纤维增生明显,SAF评分(6.60±0.55与0.80±0.45)显著增高。RIPK3及p-MLKL表达上调,Nrf2水平相对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与H组相比,小檗碱干预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脏生化指标与血脂指标水平、促炎介质表达、肝指数及SAF评分,RIPK3和p-MLKL也表达下调,而Nrf2水平进一步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与B组相比,给予Nrf2抑制剂处理可拮抗小檗碱对脂肪肝的保护效应,血清ALT、AST、LDH、TG、TC、TNF-α、IL-1β水平及肝指数显著升高,SAF评分升高,RIPK3和p-MLKL表达相对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小檗碱可明显改善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损伤,其机制与激活Nrf2、抑制肝细胞程序性坏死有关。
文献关键词:
小檗碱;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程序性坏死;核因子-E2相关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郝明月;孙琳琳;盛明薇;吕景淑;林元邦;杨于桦;智嘉浩;喻文立;杜洪印
作者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 300192;郝明月现在天津市眼科医院麻醉科,天津 30002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麻醉科,济南 25001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 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 30019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 30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明月;孙琳琳;盛明薇;吕景淑;林元邦;杨于桦;智嘉浩;喻文立;杜洪印-.小檗碱激活Nrf2通路减轻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程序性坏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02):224-229
A类:
B类:
小檗碱,碱激活,Nrf2,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肝细胞,细胞程序性坏死,C57BL,6N,脂肪肝,核因子,E2,相关因子,全反式维甲酸,ATRA,周末,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肝指数,肝组织,HE,Masson,SAF,肝损伤,blot,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3,磷酸化,结构域,MLKL,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LSD,空泡,炎性细胞浸润,脂滴,胶原纤维,小鼠肝脏,肝脏生化指标,血脂指标水平,促炎,保护效应,分升
AB值:
0.2551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