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02—2020年河南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15岁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存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2—2020年接受抗病毒治疗(ART)10年及以上≥15岁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河南省200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数据,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住址为河南省;接受ART治疗满10年时仍存活;有完整的基线和随访信息者,如人口学特征、CD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的20 256例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生存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20 256例研究对象共计随访82 738.2人年,平均随访4.1人年;男女比例为1∶1.06;接受ART治疗10年时年龄为(51.2±8.7)岁;感染途径以血液传播(85.5%)为主;已婚者占71.2%;88.5%研究对象在村/乡级治疗机构接受治疗。共计死亡2 030例(10.0%),其中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1 897例(93.5%),病死率为9.4%(1 897/20 25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结果显示,与起始年龄25~39岁组患者相比,40~54岁、55~69岁、≥70岁年龄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HR(95% CI)值分别为1.57(1.19~2.08)、3.78(2.86~4.99)和6.17(4.33~8.79);与起始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组相比,200~349个/μl组和<200个/μl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HR(95% CI)值分别为1.81(1.61~2.04)和3.64(3.20~4.15);与起始病毒载量结果<1 000拷贝/ml患者相比,≥1 000拷贝/ml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HR(95% CI)值为1.73(1.52~1.97);与接受一线ART方案患者相比,接受二线ART方案患者的死亡风险较低, HR(95% CI)值为0.12(0.11~0.14)。 结论:2002—2020年河南省接受ART治疗10年以上HIV/AIDS生存率较高;年龄、CD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均为HIV/AIDS生存的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治疗;生存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文杰;李洁;马彦民;刘洋;轩水丽;李宁
作者机构: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所,郑州 45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文杰;李洁;马彦民;刘洋;轩水丽;李宁-.2002—2020年河南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15岁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存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07):919-925
A类:
B类:
省长,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AIDS,生存分析,ART,生存状况,回顾性队列研究,综合防治,患者数据,纳入标准,住址,人口学特征,CD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Cox,相关影响因素,男女比例,感染途径,血液传播,已婚者,乡级,治疗机,艾滋病相关,相关疾病,病死率,起始年龄,年龄组,死亡风险,拷贝,ml,二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B值:
0.261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