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神经认知损伤与认知表现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联合应用两种神经认知评价量表,探讨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神经认知损伤患病率、影响因素及其神经认知表现特征。方法:纳入浙江省台州市开展的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2 250例接受ART的HIV感染者。使用中国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国际HIV相关性痴呆量表(IHDS)评价其神经认知损伤情况,并对2个量表中的7个神经认知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接受ART的HIV感染者2 250例中,年龄集中在45~89岁(48.0%,1 080/2 250),男性占79.2%(1 782/2 25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7.8%(852/2 250)。MMSE和IHDS判断的神经认知损伤的患病率分别为14.3%(321/2 250)和31.8%(716/2 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MMSE判断的神经认知损伤危险因素包括60~89岁(a
OR=2.63,95%
CI:1.52~4.56)、抑郁症状(a
OR=5.58,95%
CI:4.20~7.40)和使用依非韦伦(EFV)治疗(a
OR=2.86,95%
CI:1.89~4.34);男性(a
OR=0.71,95%
CI:0.51~1.00)、偏胖(a
OR=0.63,95%
CI:0.44~0.89)和文化程度较高(a
OR=0.11,95%
CI:0.05~0.25)为保护因素。IHDS判断的神经认知损伤危险因素包括60~89岁(a
OR=3.10,95%
CI:2.09~4.59)、抑郁症状(a
OR=1.78,95%
CI:1.44~2.20)和使用EFV治疗(a
OR=1.79,95%
CI:1.41~2.29);男性(a
OR=0.75,95%
CI:0.58~0.97)、偏瘦(a
OR=0.67,95%
CI:0.47~0.96)、基线CD4
+T淋巴细胞(CD4)计数
≥350个/μl(a
OR=0.69,95%
CI:0.53~0.91)和文化程度较高(a
OR=0.23,95%
CI:0.14~0.39)是保护因素。HIV感染者的神经认知表现分为4种主要类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饮酒、抑郁症状、腰臀比、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基线CD4计数和使用EFV治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接受ART的HIV感染者神经认知表现分为4种类型,神经认知损伤患病率较高,需对不同类型者采取针对性的监测、预防与控制措施。
文献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神经认知损伤;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夏晶晶;汪剡灵;胡雅飞;沈伟伟;林海江;石瑞紫;马中慧;李自慧;李仕祯;丁盈盈;陈潇潇;何纳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义乌 322000;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州 3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晶晶;汪剡灵;胡雅飞;沈伟伟;林海江;石瑞紫;马中慧;李自慧;李仕祯;丁盈盈;陈潇潇;何纳-.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神经认知损伤与认知表现特征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10):1651-1657
A类:
神经认知损伤,IHDS
B类:
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表现特征,联合应用,认知评价,评价量表,ART,伤患,患病率,台州市,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国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伤情,认知域,文化程度,logistic,a
,抑郁症状,依非韦伦,EFV,偏胖,保护因素,偏瘦,CD4
,+T,主要类型,饮酒,腰臀比,高血压病,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
AB值:
0.17883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